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初级物理图谱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8页
 1 植物雄性不育现象与研究意义第10页
 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第10-11页
 3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玉米第11-12页
   ·矮牵牛第12页
 4 植物基因克隆的方法和策略第12-33页
   ·未知基因的表达产物克隆植物基因的方法第12-31页
     ·图位克隆法第13-26页
     ·差异表达分析第26-28页
     ·转座子标签和T-DNA标签技术第28-29页
     ·基因捕获第29-30页
     ·缺陷互补和反义RNA技术第30页
     ·基因组相减技术第30-31页
   ·己知基因的序列克隆植物基因的方法第31-32页
     ·PCR扩增克隆第31页
     ·根据跨种序列同源性克隆植物基因第31页
     ·R基因同源序列法第31-32页
   ·已知基因的表达产物克隆植物基因的方法第32-33页
 5 水稻基因组测序第33-36页
   ·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基础第33页
   ·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第33-34页
   ·商业公司水稻基因组测序第34页
   ·中国的水稻基因组计划第34-36页
 6 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第36页
 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第二章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Rf5的精细定位第38-53页
 1 前言第38-3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9-44页
   ·材料第39-40页
   ·方法第40-44页
     ·DNA的提取第40页
     ·回交群体的构建第40-41页
     ·BSA分析法池的构建第41页
     ·SSR反应及电泳第4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1-43页
     ·新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设计第43页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遗传定位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4 讨论第49-53页
   ·群体的使用第49-51页
   ·分子标记的使用第51-52页
   ·恢复基因的位点第52页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第52-53页
第三章 Rf5位点初级物理图谱的构建第53-66页
 1 前言第5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3-59页
   ·材料第53页
   ·方法第53-59页
     ·Pool的制备第53-54页
     ·Pool-PCR扩增第54页
     ·BAC质粒提取第54-56页
     ·BAC质粒酶切转膜第56-57页
     ·Southern杂交第57-5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4 讨论第64-66页
   ·构建物理图谱的策略选择第64页
   ·问题的原因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肠四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大黄鱼弧菌病免疫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