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混凝土建筑形式生成的建造逻辑
目录 | 第1-8页 |
序言 | 第8-11页 |
上篇:混凝土建筑的历史 | 第11-40页 |
第一章 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2-23页 |
1. 1 罗马混凝土 | 第12-13页 |
1. 2 现代混凝土材料的早期研究 | 第13-14页 |
1. 3 钢筋(加劲)混凝土的出现与发展 | 第14-18页 |
1. 4 战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 第18-23页 |
第二章 混凝土建筑形式表现 | 第23-40页 |
2. 1 20世纪初叶的建筑师 | 第23-28页 |
2. 2 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第28-34页 |
2. 3 当代的混凝土建筑 | 第34-40页 |
下篇:混凝土建筑形式生成的建造逻辑 | 第40-93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材料概论 | 第41-56页 |
3. 1 混凝土材料的概念 | 第41页 |
3. 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 第41-42页 |
3. 3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42-44页 |
3. 4 混凝土材料的知觉性能 | 第44-45页 |
3. 5 混凝土饰面的工艺加工 | 第45-56页 |
第四章 基于力学特性的混凝土材料组织--结构 | 第56-73页 |
4. 1 混凝土结构的两套体系 | 第56-58页 |
4. 2 矢量结构向空间结构的渐次过渡 | 第58-60页 |
4. 3 三维结构 | 第60-64页 |
4. 4 两位混凝土结构先驱的作品 | 第64-73页 |
第五章 混凝土材料交接的技术处理--构造 | 第73-93页 |
5. 1 构造的概念 | 第73-74页 |
5. 2 构造的分类 | 第74-80页 |
5. 3 构造形式表现的实例分析 | 第80-93页 |
结语 | 第93-99页 |
插图来源 | 第99-101页 |
参考书目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