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

导论第1-16页
第一章 制度选择的前提预设第16-44页
 一、 前人有关制度理论的概述第16-23页
  1. 已有制度定义的回顾第16-19页
  2. 制度起源的理论假说及评论第19-23页
 二、 社会的形成与制度的起源第23-33页
  1. 制度的逻辑起源第23-29页
  2. 制度的历史起源第29-33页
 三、 国家的产生与制度的分化第33-44页
  1. 国家和法律起源的理论概述第34-3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的起源学说第37-44页
第二章 制度选择的理论解释第44-62页
 一、 国家与社会的界分第44-50页
 二、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纵向制度选择中的作用第50-56页
 三、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在横向制度模式形成中的作用第56-62页
第三章 制度选择的历史判断第62-89页
 一、 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变第62-68页
  1. 古希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62-64页
  2. 古罗马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64-65页
  3. 西欧中世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65-68页
 二、 西方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法治模式的确立第68-82页
  1. 西方近代市民社会的生长与民族国家的形成第68-71页
  2. 西方近代法治原则确立的社会基础第71-80页
  3. 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改变及其法治趋向第80-82页
 三、 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德治模式的生成第82-89页
第四章 制度选择的现实趋向第89-122页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定位考察第89-99页
  1.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第89-95页
  2. 国家推进型的法治之路第95-99页
 二、 社会自主性的增长第99-110页
  1. 社会权利的扩展伸张第99-103页
  2. 社会组织的广泛兴起第103-107页
  3. 公民意识的普遍崛起第107-110页
 三、 国家权威合法性的重塑第110-122页
  1. 权力制约机制的完善第112-117页
  2. 政治参与的扩大第117-122页
结语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制度的基础和界限第122-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后记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群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学习研究
下一篇:民主主体论--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另一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