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 | 第1-14页 |
| 1 鸡、鸭法氏囊的形态发生学比较 | 第7-8页 |
| 2 BF组织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8-9页 |
| 3 BF细胞体外培养物上清的生物学活性 | 第9-10页 |
| 4 BS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4.1 BS的化学本质 | 第10页 |
| 4.2 不同动物BS存在部位的研究及其组织定位 | 第10-11页 |
| 4.3 BS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1-12页 |
| 4.4 BS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 | 第12页 |
| 4.5 BS的应用前景 | 第12-14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4页 |
| 1 材料 | 第15-16页 |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页 |
| 1.2 主要试剂材料 | 第15-16页 |
| 1.3 实验动物 | 第16页 |
| 1.4 菌株和质粒 | 第16页 |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6-24页 |
| 2.1 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制备及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 2.2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体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17-18页 |
| 2.3 法氏囊活性肽的兔体试验 | 第18-19页 |
| 2.4 法氏囊活性肽的克隆与表达 | 第19-24页 |
| 结果 | 第24-38页 |
| 1 鸡、鸭法氏囊活性肽的制备和定量测定 | 第24-26页 |
| 1.1 TLC结果 | 第24-25页 |
| 1.2 HPLC结果 | 第25-26页 |
| 2 鸡体试验 | 第26-32页 |
| 2.1 法氏囊活性肽对IBD灭活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26-28页 |
| 2.2 法氏囊活性肽对IBD弱毒活苗的影响 | 第28-30页 |
| 2.3 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体增重试验 | 第30-32页 |
| 3 兔体试验 | 第32-35页 |
| 3.1 法氏囊活性肽对兔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3.2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第33页 |
| 3.3 法氏囊活性肽对兔体增重试验的结果 | 第33-35页 |
| 4 法氏囊活性肽的克隆与表达 | 第35-38页 |
| 4.1 重组质粒pUC57/BS的构建 | 第35页 |
| 4.2 重组质粒pBV220/BS的构建策略 | 第35页 |
| 4.3 重组质粒pBV220/BS的诱导表达 | 第35-3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8-45页 |
| 1 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制备及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 1.1 薄层层析 | 第38页 |
| 1.2 高效液相色谱 | 第38页 |
| 1.3 薄层层析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结果比较 | 第38-39页 |
| 2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39-42页 |
| 2.1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体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39-40页 |
| 2.2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兔体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40-42页 |
| 2.3 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在免疫学特性方面的区别 | 第42页 |
| 3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机体增重的影响 | 第42-44页 |
| 3.1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体增重试验的影响 | 第42页 |
| 3.2 不同剂量的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对兔体增重试验的影响 | 第42-43页 |
| 3.3 BS促生长的可能原因 | 第43-44页 |
| 3.4 鸡、鸭法氏囊活性肽在增重方面的区别 | 第44页 |
| 3.5 应用前景 | 第44页 |
| 4 法氏囊活性肽的克隆与表达 | 第44-45页 |
| 全文总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 | 第51-56页 |
| 附录A | 第51-52页 |
| 附录B | 第52-53页 |
| 附录C | 第53-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