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的工作过程数值计算与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排放法规第10页
     ·降低排放技术概述第10-11页
   ·废气再循环技术概述第11-14页
     ·EGR降低NO_x排放原理第11-12页
     ·采用EGR技术的必要性第12-13页
     ·EGR技术与其它技术匹配降低排放第13-14页
     ·EGR的负面效应第14页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基本理论第16-24页
   ·模拟计算技术发展概况第16-17页
   ·工作过程数值计算基本概念第17-18页
   ·缸内工作过程计算第18-20页
   ·放热规律分析第20-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24-34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4-28页
     ·物理模型第24-25页
     ·数学模型第25-28页
   ·模型的验证第28-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模拟结果第34-49页
   ·模型的完善第34-35页
     ·进气系统的改进第34-35页
     ·EGR率的定义第35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5-47页
     ·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35-39页
     ·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第39-41页
     ·废气再循环对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放热规律的影响第41-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试验结果与验证第49-75页
   ·发动机试验台架第49-50页
   ·进、排气系统的改进第50-51页
   ·废气再循环试验第51-73页
     ·EGR率的测量第51页
     ·进、排气系统改变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验证第53-57页
     ·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验证第57-61页
     ·废气再循环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的试验验证第61-73页
   ·十三工况排放试验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第75-76页
   ·结论第75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与氮肥调控研究
下一篇:超级稻对光逆境的适应和光能转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