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8页 |
一、 入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 第8-21页 |
(一) 高等职业教育概述 | 第8-13页 |
(二) 我国入世在教育方面的承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 第13-16页 |
(三) 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 第16-17页 |
(四) 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 第17-21页 |
二、 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 第21-32页 |
(一)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2-24页 |
(三)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4-26页 |
(四)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6-29页 |
(五)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9-32页 |
三、 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 第32-36页 |
(一) 培养目标和学校定位要明确 | 第32页 |
(二)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他国经验和教训 | 第32-33页 |
(三) 强调多元化、开放式办学 | 第33页 |
(四) 重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 第33-34页 |
(五) 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 第34页 |
(六) 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原则 | 第34页 |
(七) 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 | 第34-35页 |
(八)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 第35-36页 |
四、 入世后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 第36-43页 |
(一)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更新办学理念 | 第36-40页 |
(二)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市场机制 | 第40页 |
(三)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 第40页 |
(四) 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 第40-41页 |
(五) 依据教育需求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 | 第41-42页 |
(六) 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第42页 |
(七) 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及书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