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涂料工业论文--专用漆料论文

光敏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第一章 绪论第1-25页
 §1.1 引言第8-10页
  一、 光敏高分子的功能介绍第8-9页
  二、 光敏高分子光化学反应机理第9-10页
 §1.2 光敏涂料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 光敏涂料的发展历史第10-12页
  二、 光敏涂料的应用领域第12-13页
  三、 光敏涂料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光敏涂料的组成与固化特点第14-24页
  一、 光敏涂料的构成与分类第14-23页
  二、 光敏涂料的固化特点第23-24页
 §1.4 本论文的工作设想第24-25页
第二章 环氧树脂型光敏预聚物的合成第25-35页
 §2.1 环氧树脂型光敏预聚物的合成第25-28页
  一、 实验方法第25-26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26-28页
 §2.2 顺丁烯二酸酐与环氧丙烯酸酯加成制备光敏预聚物第28-31页
  一、 实验方法第28-29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29-31页
 §2.3 半酯的合成及其与E-51环氧树脂的加成反应第31-32页
 §2.4 不同双键含量的环氧丙烯酸酯光敏预聚物的合成第32-35页
第三章 环氧大豆油型光敏预聚物的合成第35-41页
 §3.1 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光敏预聚物的合成第35-38页
  一、 实验方法第35-36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36-38页
  三、 结论第38页
 §3.2 半酯与环氧大豆油的加成反应第38-39页
 §3.3 不同双键含量的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光敏预聚物的合成第39-41页
第四章 环氧树脂型光敏涂料的配制第41-48页
 §4.1 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涂料的配制研究第42-43页
  —、 涂料样品配制第42页
  二、 涂片曝光第42页
  三、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2-43页
 §4.2 顺酐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涂料的配制研究第43-45页
 §4.3 半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涂料的配制研究第45-46页
 §4.4 双键数量对环氧树脂型光敏涂料光固化速率的影响第46-47页
 §4.5 环氧树脂型光敏涂料配方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环氧大豆油型光敏涂料的配制第48-56页
 §5.1 环氧大豆油型光敏涂料的配制第49-51页
  一、 涂料样品配制第49页
  二、 涂片曝光第49页
  三、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9-51页
 §5.2 半酯改性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光敏涂料的配制第51-52页
 §5.3 双键数量对环氧大豆油型光敏涂料光固化速率的影响第52-53页
 §5.4 环氧大豆油型光敏涂料配方小结第53-54页
 §5.5 环氧丙烯酸酯与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两种光敏预聚物的共混改性第54-56页
  一、 光敏预聚物的共混第54-55页
  二、 光敏涂料的配制与光敏性测试第55-56页
第六章 环氧丙烯酸酯型光敏涂料的固化膜性能的表征第56-61页
 §6.1 概述第56-57页
 §6.2 光敏涂料的配方组成第57-58页
 §6.3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58-59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第七章 环氧丙烯酸酯型光敏涂料的光固化动力学研究第61-73页
 §7.1 紫外光固化过程的差光量热分析第61-71页
  一、 DPC的工作原理第61-62页
  二、 动力学模型第62-64页
  三、 实验内容第64页
  四、 结果讨论第64-71页
 §7.2 紫外光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1-73页
  一、 测试仪器第71-72页
  二、 测试方法第72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72-73页
第八章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型光敏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第73-88页
 §8.1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73-79页
  一、 实验方法第74-75页
  二、 结果与讨论第75-79页
 §8.2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型光敏涂料的配制第79-82页
  一、 涂料样品配制第79-80页
  二、 涂片曝光第80-81页
  三、 结果与讨论第81-82页
 §8.3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型光敏涂料固化膜性能的表征与改进第82-84页
 §8.4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型光敏涂料光固化动力学研究第84-88页
  一、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嵌段共聚型光敏涂料光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第84-86页
  二、 紫外光固化过程的差光量热分析第86-88页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制备NiZn铁氧体多晶薄膜研究
下一篇:BmNPV半胱氨酸蛋白酶、几丁质酶基因失活分析及hGM-CSF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