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

联合变换相关器在图象识别上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1.1 前言第6页
 1.2 相关器的提出第6-8页
 1.3 相关器的发展第8-10页
 1.4 相关器的应用第10-11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1页
 1.6 本文的内容及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器的原理第13-19页
 2.1 概念的引入第13-14页
 2.2 匹配滤波相关器第14-15页
 2.3 联合变换相关器第15-16页
 2.4 条纹调制联合变换相关器第16-19页
第三章 衡量性能指标的参数第19-23页
 3.1 前言第19页
 3.2 性能指标第19-23页
  3.2.1 峰尖锐度第19-21页
  3.2.2 峰的定位第21页
  3.2.3 分辨率第21-22页
  3.2.4 其他测度第22-23页
第四章 基于归一化的条纹调制联合变换相关器第23-50页
 4.1 前言第23页
 4.2 基于归一化的条纹调制联合变换相关器理论分析第23-29页
 4.3 计算机模拟的算法设计第29-33页
  4.3.1 算法简介第29-30页
  4.3.2 系数K_c的处理第30-32页
  4.3.3 计算步骤第32-33页
 4.4 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设计第33-35页
  4.4.1 PCE计算方法设计第33-34页
  4.4.2 PBR计算方法设计第34页
  4.4.3 分辨率计算方法设计第34-35页
 4.5 模拟结果与其它类型相关器的输出作比较第35-45页
  4.5.1 基于归一化的条纹调制联合变换相关器的输出第35-38页
   4.5.1.1 无干扰的情况第35-37页
   4.5.1.2 有干扰的情况第37-38页
  4.5.2 三种相关器的输出比较第38-45页
   4.5.2.1 理想情况第38-40页
   4.5.2.2 含噪声情况第40-41页
   4.5.2.3 光照变化情况第41-43页
   4.5.2.4 条纹调制相关器的鉴别率第43-45页
 4.6 相关器的性能指标参数的比较第45-49页
  4.6.1 PCE第45-46页
  4.6.2 PBR第46-47页
  4.6.3 分辨率第47-49页
  4.6.4 结论第49页
 4.7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身份到契约——论国企改革法治意识的转变
下一篇:论表见代理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