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4页 |
第一节 主题与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关于魏克塞尔利率政策效果三个命题的争论 | 第9-11页 |
第三节 逻辑、框架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四节 对两个概念的说明:利率政策和利率政策效应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利率的经济影响 | 第14-39页 |
第一节 利率的决定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利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 | 第18-26页 |
第三节 利率政策传导机制 | 第26-33页 |
第四节 利率管理体制的发展 | 第33-39页 |
第三章 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必然性 | 第39-42页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比较 | 第42-45页 |
第三节 中国利率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 第45-51页 |
第四章 利率政策的运用、特点及宏观效应 | 第51-77页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率政策的运用 | 第51-56页 |
第二节 中国利率政策的回顾 | 第56-63页 |
第三节 利率政策运用的特点及其宏观效应的比较 | 第63-77页 |
第五章 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政策敏感性分析 | 第77-105页 |
第一节 居民储蓄行为对利率政策敏感性分析 | 第77-88页 |
第二节 企业投资对利率政策敏感性分析 | 第88-96页 |
第三节 银行业对利率政策敏感性分析 | 第96-101页 |
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政策效应分析 | 第101-105页 |
第六章 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对策研究 | 第105-129页 |
第一节 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政策的敏感性 | 第105-108页 |
第二节 建立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 | 第108-110页 |
第三节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110-129页 |
第七章 基本结论 | 第129-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7页 |
后记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