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沙坡头区人工林时空动态变化的基于对象影像分析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林地信息提取 | 第11-12页 |
| ·变化检测技术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特色 | 第14页 |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15-23页 |
|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 | 第15-19页 |
| ·概述 | 第15页 |
| ·多尺度分割 | 第15-16页 |
| ·基于规则集的分类 | 第16-18页 |
| ·分类精度评价 | 第18-19页 |
| ·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第19-21页 |
| ·变化检测方法概述 | 第19-20页 |
| ·时序数据叠置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动态度模型 | 第20页 |
| ·状态转移矩阵分析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23-3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 ·自然条件 | 第23-24页 |
| ·气候特征 | 第24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4-25页 |
| ·中卫沙坡头区的人工林 | 第25-27页 |
| ·用材林 | 第25页 |
| ·防护林 | 第25-26页 |
| ·人工林的遥感信息机理 | 第26-27页 |
| ·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 第27-30页 |
| ·遥感数据及其预处理 | 第27页 |
| ·地理参考数据的生成 | 第27页 |
| ·DEM数据及其预处理 | 第27-28页 |
| ·GPS数据及其预处理 | 第28-29页 |
| ·人工林参考多边形的生成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人工林信息提取 | 第30-54页 |
| ·多尺度影像分割参数优选 | 第30-32页 |
| ·基于规则集的遥感影像分类 | 第32-54页 |
| ·植被指数选取 | 第33-35页 |
| ·遥感影像规则集分类 | 第35-53页 |
| ·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人工林时空动态变化 | 第54-65页 |
| ·人工林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54-55页 |
| ·人工林变化的空间差异 | 第55-60页 |
| ·人工林变化的动态度 | 第55-56页 |
| ·人工林变化的轨迹分析 | 第56-60页 |
| ·人工林的状态转移分析 | 第60-62页 |
| ·用材林的状态转移分析 | 第60-61页 |
| ·防护林的状态转移分析 | 第61-62页 |
| ·人工林时空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62-65页 |
| ·用材林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63页 |
| ·防护林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 第65页 |
| ·影像分割参数优选方法评述 | 第65页 |
| ·人工林信息提取的规则集 | 第65-66页 |
| ·人工林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第66-67页 |
| ·人工林变化的驱动因子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附录 | 第69-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