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群体性事件的冲突解决机制--以博望镇A村堵路事件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堵路事件基本情况的介绍第10-11页
二、堵路事件根源——利益冲突第11-12页
三、利益冲突在体制内解决存在的问题第12-15页
 (一) 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第12-13页
 (二) 信访制度存在缺陷第13页
 (三) 司法渠道不畅通第13-15页
四、利益冲突在体制外解决的诱因第15-20页
 (一) 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心理原因第15-17页
 (二) 行政机关不作为的现象突出第17页
 (三) 基层组织权威弱化第17-18页
 (四) 黑恶势力的影响和介入第18-20页
五、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一) 法治化程度较低,人治特征明显第20页
 (二)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资格不明确第20-21页
 (三) 涉及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第21-22页
 (四) 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第22-24页
六、对构建群体性事件解决机制的初步建议第24-29页
 (一)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公共参与行为第24-26页
  1. 完善基层政治制度,发挥人大政协的利益表达功能第24页
  2. 大力扶持各种社会组织,着力培育利益表达团体第24-25页
  3. 完善人民信访制度,提高其制度绩效第25-26页
 (二) 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使冲突在司法渠道内解决第26-27页
  1. 强化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第26页
  2.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消除隐患和诱因第26-27页
  3. 推进司法改革,树立司法权威第27页
 (三) 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使群体性事件处置法治化第27-29页
  1.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必须合法第28页
  2.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第28页
  3. 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4页
致谢第34-35页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第35-36页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以贵阳市云岩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实证对象
下一篇:论少年犯罪与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