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人格权商品化的概论 | 第10-22页 |
第一节 人格权一般理论 | 第10-13页 |
一、何谓人格、人格权 | 第10-11页 |
二、人格权的法律分类 | 第11-12页 |
三、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关系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人格权商品化概论 | 第13-16页 |
一、人格权商品化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人格权商品化的基本属性 | 第14-15页 |
三、可被商业化利用的人格标识的主要类型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人格权商品化存在之合理依据分析 | 第16-22页 |
一、人格权商品化的现实性分析 | 第16-18页 |
二、人格权商品化的理论性分析 | 第18-19页 |
三、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性分析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考察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国外有关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 | 第22-25页 |
一、英国——仿冒侵权之诉模式 | 第22-23页 |
二、美国——公开权模式 | 第23-24页 |
三、德国——统一权利模式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选择路径 | 第25-28页 |
一、两大法系国家对人格权商品化保护模式之比较 | 第25-26页 |
二、我国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之选择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法律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与不足 | 第28-33页 |
第一节 著作权法对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与不足 | 第28-29页 |
一、著作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相关保护 | 第28页 |
二、著作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的不足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商标法对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与局限 | 第29-30页 |
一、商标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相关保护 | 第29页 |
二、商标法对人格权商品化问题保护的局限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人格权法对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与缺陷 | 第30-31页 |
一、人格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相关保护 | 第30页 |
二、人格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的缺陷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与困境 | 第31-33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相关保护 | 第31-32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的困境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完善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 | 第33-34页 |
一、完善知识产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 | 第33页 |
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完善民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 | 第34-37页 |
一、民法上应完善姓名、肖像等标表型人格标识权利 | 第34-35页 |
二、民法上应承认部分标表型人格权的可转让性 | 第35-36页 |
三、民法上应承认部分标表型人格权的可继承性 | 第36-37页 |
四、民法上应增加对死者人格标识经济利益的延伸保护 | 第37页 |
第三节 完善侵权责任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救济 | 第37-45页 |
一、侵犯人格权商品化的认定标准 | 第38-40页 |
二、侵犯人格权商品化的救济途径 | 第40-42页 |
三、关于人格权商品化的限制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