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视野中的不起诉裁量权--基于某基层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调查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概述第10-20页
 (一)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然定位第10-12页
  1. 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政策概念关系的辨明第10-11页
  2. 将“宽严相济”定位为刑事司法政策的根据第11-12页
 (二)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产生的根源第12-14页
  1. 现实根源第12-13页
  2. 权力根源第13-14页
 (三)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解读第14-20页
  1. 官方与学界观点的介评第14-16页
  2. 论者的理解第16-20页
二、不起诉裁量权对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价值第20-25页
 (一) 不起诉裁量权简述第20-22页
  1. 不起诉裁量权的概念及其域外形态第20-21页
  2. 我国不起诉裁量权的现状第21-22页
 (二) 不起诉裁量权的价值分析第22-25页
  1. 通过诉讼分流实现司法的效率价值第22-23页
  2. 调控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利益实现司法公正第23-25页
三、某基层检察院办理轻微刑事案件面临的制约因素调查第25-38页
 (一) 调查相关情况的说明第25-26页
  1. 调查目的第25页
  2. 调查对象第25-26页
 (二) 办案考核制度的缺陷第26-30页
  1. 不起诉率考核产生的负面效果第26-29页
  2. 绝对化考核标准所带来的问题第29-30页
 (三) 不起诉的程序缺陷第30-31页
  1. 繁琐的程序流程第30页
  2. 酌定不起诉决定的不公开、不透明第30-31页
 (四) 和解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缺失第31-34页
  1. 由两起故意伤害案引发的思考第31-32页
  2. 和解不起诉的概念与价值第32-33页
  3. 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与价值第33-34页
 (五) 不起诉裁量权行使的规范掣肘第34-38页
  1. 一个充满争议的案例:张某非法制造爆炸物案第34-35页
  2. 寻根溯源:“厉而不严”的刑法结构第35-38页
四、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落实之不起诉裁量权完善第38-44页
 (一) 不起诉考核的完善第38-39页
  1. 不起诉率考核:应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第38页
  2. 不起诉考核标准:应从侧重结果向侧重过程转变第38-39页
 (二) 酌定不起诉程序的完善:简化、透明第39页
 (三) 不起诉裁量权的扩展第39-42页
  1. 和解不起诉的程序构建第40-41页
  2. 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化第41-42页
 (四) 规范与情理冲突时的解决机制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诉讼弱势当事人的程序救助制度
下一篇:中国律师的社会法治功能缺失及未来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