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渣重熔过程凝固数学模拟及新渣系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目录 | 第11-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5-17页 |
| ·技术背景 | 第15页 |
| ·工程背景 | 第15-17页 |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9-49页 |
| ·电渣重熔概述 | 第19-25页 |
| ·电渣重熔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9-21页 |
| ·电渣重熔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21-25页 |
| ·ESR用渣的研究 | 第25-42页 |
| ·ESR用渣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 第25-29页 |
| ·ESR过程中氢的行为研究成果 | 第29-35页 |
| ·气氛中水与熔渣作用及其向钢中的渗透机理 | 第35-37页 |
| ·钢中氢的来源及控制策略分析 | 第37页 |
| ·气氛中水在熔渣中渗透率测定方法及结果 | 第37-42页 |
| ·冷轧辊概述 | 第42-45页 |
| ·冷轧辊的使用环境 | 第42-43页 |
| ·冷轧辊的发展 | 第43页 |
| ·冷轧辊的种类和性能 | 第43-44页 |
| ·冷轧辊的生产工艺 | 第44-45页 |
| ·Cr5冷轧辊生产中的问题 | 第45页 |
| ·INCONEL718合金概述 | 第45-48页 |
| ·IN718合金的产品及应用 | 第45-46页 |
| ·IN718合金生产方法及存在问题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3章 冷轧辊坯电渣重熔用渣研究 | 第49-63页 |
| ·冷轧辊钢ESR冶炼用新渣系设计 | 第49-50页 |
| ·新渣系设计原则 | 第49-50页 |
| ·渣系成分的确定 | 第50页 |
| ·渣系物性测试、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0-61页 |
| ·渣系熔化温度特性的测试 | 第50-54页 |
| ·渣系粘度的测定 | 第54-56页 |
| ·渣系密度的计算 | 第56-57页 |
| ·渣系光学碱度的计算 | 第57-58页 |
| ·电导率的计算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4章 渣系氢渗透性研究 | 第63-85页 |
| ·渣系渗透率的测定 | 第63-70页 |
| ·测试原理及实验装置 | 第63-64页 |
| ·测试方法与步骤 | 第64-6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70页 |
| ·电渣重熔普碳钢的实验研究 | 第70-78页 |
| ·测试目的及实验装置 | 第70页 |
| ·第一批实验研究 | 第70-72页 |
| ·第二批实验研究 | 第72-73页 |
| ·外界大气湿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第74-78页 |
| ·电渣重熔冷轧辊用钢的实验研究 | 第78-83页 |
| ·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制备 | 第78页 |
| ·重熔冷轧辊用钢实验研究 | 第78-82页 |
| ·实验后钢中夹杂物含量分析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5章 冷轧辊坯电渣重熔用渣工业应用试验 | 第85-89页 |
| ·渣系及工艺制度的确定 | 第85-86页 |
| ·渣系应用结果 | 第86-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6章 电渣重熔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9-111页 |
| ·麦克斯韦方程 | 第89-91页 |
| ·流体流动方程 | 第91-93页 |
| ·热量传输方程 | 第93-96页 |
| ·渣中热量传输方程 | 第93页 |
| ·其它部位热量传输方程 | 第93-96页 |
| ·凝固缺陷预测 | 第96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96-101页 |
| ·磁场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96-97页 |
| ·流体流动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97-98页 |
| ·温度场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98-101页 |
| ·模型运行界面 | 第101-103页 |
|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103-106页 |
| ·冶炼的操作条件 | 第103-104页 |
| ·模型计算结果的验证 | 第104-106页 |
| ·模型运行结果 | 第106-109页 |
| ·枝晶间距计算结果 | 第106-107页 |
| ·温度场结果 | 第107-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第7章 模型的实验室应用 | 第111-127页 |
| ·电渣重熔IN718合金的实验研究 | 第111-121页 |
| ·感应炉熔炼IN718合金 | 第111页 |
| ·电渣重熔IN718合金 | 第111-113页 |
| ·重熔钢锭的夹杂物及低倍分析 | 第113-116页 |
| ·合金中析出相 | 第116-120页 |
| ·元素的微观偏析 | 第120-121页 |
| ·电渣重熔冷轧辊用钢的实验研究 | 第121-126页 |
| ·电渣重熔工艺制度的确定 | 第121-123页 |
| ·重熔钢锭的分析 | 第123-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第8章 模型的工业应用实验 | 第127-149页 |
| ·模型对工艺参数的优化计算结果 | 第127页 |
| ·硫印显示实验 | 第127-130页 |
| ·电渣钢锭的相关分析 | 第130-146页 |
| ·低倍分析 | 第130-131页 |
| ·夹杂物分析 | 第131-137页 |
| ·钢锭偏析情况及气体含量 | 第137-144页 |
| ·钢锭的枝晶间距检验 | 第144-146页 |
| ·电渣重熔工艺的进一步优化计算结果 | 第146-1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149-1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160页 |
| 致谢 | 第160-16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1-162页 |
| 作者简介 | 第162-163页 |
| 本论文包含图、表、公式及文献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