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工业园区化是江西工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 第10页 |
·江西工业园区发展进入由量变至质变、上台阶上层次的关键时期 | 第10页 |
·江西工业园区的发展面临"后调控"时代的制约 | 第10页 |
·江西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型的开发模式为主 | 第10-11页 |
·立足于工作实践,侧重实证分析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及分析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政府治理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 | 第13页 |
·政府治理的主要形式 | 第13-15页 |
·政府治理的五种机制 | 第15-17页 |
第2章 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17-34页 |
·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工业园区的界定 | 第17-18页 |
·工业园区的分类 | 第18-20页 |
·工业园区的作用 | 第20-21页 |
·工业园区的理论模型 | 第21-27页 |
·增长极理论——工业园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 | 第21页 |
·五元驱动(或互动)理论——官、学、产、孵、金一体化运作机制 | 第21-22页 |
·孵化器理论——工业园区技术创新的微观解释 | 第22-24页 |
·企业集群理论——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的新组织形式 | 第24页 |
·企业生态群落理论——构建开发区企业生命共同体 | 第24-26页 |
·理论小结——工业园区的经济合理性 | 第26-27页 |
·愈演愈烈的竞争态势下的工业园区理论新视角——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理论模型 | 第27-34页 |
·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涵义 | 第28-30页 |
·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1页 |
·对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模型的评价 | 第31-34页 |
第3章 政府在提升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中的职能和作用 | 第34-44页 |
·政府职能理论基础 | 第34-38页 |
·政府职能 | 第34页 |
·政府职能的演化和评价 | 第34-36页 |
·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 | 第36-38页 |
·工业园区管理的政府职能研究 | 第38-39页 |
·政府在提升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中的职能和作用 | 第39-41页 |
·案例—对台湾新竹科学园的政府职能分析 | 第41-44页 |
·台湾新竹科学园概况 | 第41-42页 |
·新竹科学工业园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和作用 | 第42-44页 |
第4章 江西工业园区现状和核心竞争力定性分析 | 第44-55页 |
·江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44-48页 |
·基本状况 | 第44-46页 |
·初步成效 | 第46-48页 |
·江西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总体状况定性分析 | 第48-55页 |
·产业集群初露端倪 | 第49-50页 |
·科技创新曲高和寡 | 第50-51页 |
·开放经济如火如荼 | 第51-52页 |
·园区管理创新创优 | 第52-53页 |
·环境保护未雨绸缪 | 第53-54页 |
·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 第54-55页 |
第5章 提升江西工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 第55-68页 |
·完善配套网络,促进产业集群成长 | 第55-57页 |
·实施工业园区集群规划,彰显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 | 第55-56页 |
·推进产业集群融资体系建设 | 第56页 |
·围绕产业链招商,完善产业集群配套体系 | 第56-57页 |
·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促进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升级 | 第57-59页 |
·实施重点项目,大力培育创新主体 | 第57页 |
·实施"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创新 | 第57-58页 |
·强化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从机制上促进官产学研的融合 | 第58页 |
·构建政策支持系统,为区域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 第58-59页 |
·创新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 第59-61页 |
·转变招商思路,开展"无地招商" | 第59-60页 |
·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 | 第60页 |
·重塑政策内涵,提升引资质量 | 第60-61页 |
·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创优运营机制 | 第61-64页 |
·创新"三大体系" | 第61-62页 |
·建立"四大运行机制" | 第62-63页 |
·转变"四种管理方式" | 第63-64页 |
·推进品牌战略,提升工业园区品牌影响力 | 第64-65页 |
·强化园区品牌意识 | 第64页 |
·加强工业园区中核心企业的品牌培育 | 第64页 |
·加强区域营销,塑造区域品牌 | 第64-65页 |
·加强生态园区建设 | 第65-68页 |
·科学规划设计 | 第65页 |
·保护生态景观 | 第65-66页 |
·加强企业环境保护 | 第66页 |
·严格入园项目管理 | 第66-67页 |
·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 第67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