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筒结构中的周向导波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复合筒结构的工程使用背景 | 第14-15页 |
| ·周向导波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弹性波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圆柱轴向导波 | 第16-17页 |
| ·周向导波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碳纳米管中波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复合筒结构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 ·层间界面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复合筒周向导波的理论解 | 第22-27页 |
| ·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 ·位移表示的波动方程 | 第22页 |
| ·位移矢量场的Helmholtz分解 | 第22-23页 |
| ·分离变量法 | 第23页 |
| ·位移势表示的基本波动解 | 第23页 |
| ·周向导波场的应力和位移表示 | 第23-25页 |
| ·频率方程 | 第25页 |
| ·位移波型的求解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多层碳纳米管周向导波的理论解 | 第27-32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基本理论 | 第27-29页 |
| ·周向导波场的应力和位移表示 | 第29-30页 |
| ·频率方程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双层复合筒中的周向导波 | 第32-54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结构模型和周向导波的无量纲表示 | 第32-38页 |
| ·无量纲应力和位移表示 | 第33-35页 |
| ·无量纲频率方程 | 第35-37页 |
| ·位移计算 | 第37-38页 |
| ·频散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38-41页 |
| ·界面连接条件的作用 | 第41-42页 |
| ·结构尺寸的影响 | 第42-45页 |
| ·变壁厚的频散曲线比较 | 第42-43页 |
| ·变壁厚比的频散曲线比较 | 第43-45页 |
| ·材料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材料匹配的作用 | 第46-47页 |
| ·位移波型 | 第47-51页 |
| ·光滑连接时的位移波型 | 第47-49页 |
| ·固结连接位移波型 | 第49-51页 |
| ·无损检测激励频率的选取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多层复合筒中的周向导波 | 第54-80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结构模型和周向导波的无量纲表示 | 第54-62页 |
| ·无量纲应力和位移表示 | 第55-57页 |
| ·无量纲频率方程 | 第57-61页 |
| ·位移计算 | 第61-62页 |
| ·频散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62-65页 |
| ·界面连接条件的作用 | 第65-66页 |
| ·结构尺寸的影响 | 第66-69页 |
| ·变壁厚的频散曲线比较 | 第66-67页 |
| ·变壁厚比的频散曲线比较 | 第67-69页 |
| ·材料特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 ·材料匹配的作用 | 第70-71页 |
| ·位移波型 | 第71-75页 |
| ·光滑连接位移曲线 | 第71-73页 |
| ·固结连接位移曲线 | 第73-75页 |
| ·无损检测激励频率的选取 | 第75-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双层碳纳米管中的周向导波 | 第80-87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结构模型和周向导波的无量纲表示 | 第80-82页 |
| ·频率方程 | 第82-83页 |
| ·频散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83-86页 |
| ·频散现象 | 第83-84页 |
| ·模态消失与新启现象 | 第84-85页 |
| ·与单层碳纳米管的比较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七章 多层碳纳米管中的周向导波 | 第87-95页 |
| ·结构模型和周向导波的无量纲表示 | 第87-88页 |
| ·频率方程 | 第88-91页 |
| ·频散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91-93页 |
| ·频散现象 | 第91-92页 |
| ·模态消失与新启现象 | 第92-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第八章 层间界面特性的研究 | 第95-105页 |
| ·引言 | 第95页 |
| ·层筒结构的层间界面模型 | 第95-97页 |
| ·频率方程 | 第97-99页 |
| ·频散曲线的基本特征 | 第99-101页 |
| ·频散现象 | 第100-101页 |
| ·过渡连接对频散曲线的影响 | 第101页 |
| ·界面特性参数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 ·界面特性参数对频散曲线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界面特性参数对合成位移曲线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 ·界面特性参数对无损检测激励频率的影响 | 第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 ·研究结论 | 第105-106页 |
| ·创新点 | 第106页 |
| ·后继工作展望 | 第106-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