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一、选题背景第12-16页
  (一) 经济背景——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第13-14页
  (二) 教育背景——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第14-16页
  (三) 社会背景——中职学生的"三多"特性第16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一) 从研究视角来看第17页
  (二) 从研究对象来看第17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 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分析第17-18页
  (二) 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内涵分析第18页
  (三) 教育成本分担内涵分析第18-19页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9-22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第19-20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第20-22页
 五、研究方案第22-25页
  (一) 研究目的第22页
  (二) 研究内容第22-23页
  (三)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第23页
  (四) 研究的主要观点第23-25页
第二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分析第25-51页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第25-32页
  (一) 经济学理论依据第25-29页
  (二) 社会学理论依据第29-31页
  (三) 教育学理论依据第31-32页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必然性第32-45页
  (一) 我国教育投入的现状和趋势使得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32-37页
  (二) 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投入现状也使得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37-45页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可行性第45-51页
  (一) 政策可行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分析第45-46页
  (二) 需求可行性: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第46-49页
  (三) 收入可行性: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分析第49-51页
第三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证分析第51-73页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构成分析第51-54页
  (一) 政府——主导作用第51-52页
  (二) 个人(家庭)——主要作用第52-53页
  (三) 社会(企业)——重要作用第53-54页
  (四) 学校——补充作用第54页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分析第54-60页
  (一)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整体现状分析第54-56页
  (二) 政府与个人分担比例现状分析第56-58页
  (三) 学杂费支出现状分析第58-60页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分析第60-62页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的原因分析第62-69页
  (一) 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筹措的法规与政策措施未能全面执行第62-64页
  (二) 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利用不够第64-67页
  (三) 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第67页
  (四) 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和管理第67-69页
 五、国外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践与启示第69-73页
  (一)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践与启示第69-70页
  (二)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践与启示第70-71页
  (三) 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践与启示第71-73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方案与建议第73-82页
 一、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方案第73-75页
 二、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建议第75-82页
  (一) 促进税费改革,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第75页
  (二) 积极建立多渠道投资体制,合理分担中职教育成本第75-80页
  (三) 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为中职成本分担提供法律保障第80-81页
  (四) 关怀中职贫困学生,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第81-82页
结语第82-84页
附录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后记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及实施方案研究
下一篇:高职生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