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2-1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国内外发展 | 第13-22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历史 | 第13-14页 |
| ·国外现代自锚式悬索桥 | 第14-17页 |
| ·国内现代自锚式悬索桥 | 第17-22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计算理论 | 第22-27页 |
| ·弹性理论 | 第23-24页 |
| ·挠度理论 | 第24-26页 |
|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6-27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 第2章 自锚式悬索桥空间主缆线形分析 | 第28-48页 |
| ·概述 | 第28页 |
| ·计算假定 | 第28-29页 |
| ·单索的线形计算理论 | 第29-35页 |
| ·抛物线理论 | 第29-31页 |
| ·近似悬链线理论 | 第31-32页 |
| ·精确悬链线理论 | 第32-34页 |
| ·精确悬链线方程的求解 | 第34-35页 |
| ·空间主缆的线形计算 | 第35-41页 |
| ·空间主缆的特点 | 第35-36页 |
| ·主跨线形计算流程 | 第36-38页 |
| ·迭代求解方法 | 第38-41页 |
| ·算例 | 第41-47页 |
| ·空间主缆成桥线形计算 | 第41-46页 |
| ·空缆线形计算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3章 空间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的 CR列式法 | 第48-81页 |
| ·物体构形和运动的描述 | 第48-50页 |
|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 ·有限转动计算方法 | 第52-58页 |
| ·Euler-Rodrigues有限转动公式 | 第52-56页 |
| ·矢量的连续转动与坐标系变换 | 第56-58页 |
| ·坐标系定义和计算 | 第58-63页 |
| ·整体坐标系(Global coordinates) | 第58页 |
| ·节点端截面坐标系(Nodal section coordinates) | 第58-60页 |
| ·单元坐标系(Element coordinates) | 第60-63页 |
| ·单元杆端变形计算 | 第63-66页 |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66-68页 |
| ·不平衡力计算 | 第68-73页 |
| ·节点外荷载 | 第68页 |
| ·结构恢复力 | 第68-73页 |
| ·求解方法 | 第73-76页 |
| ·增量法 | 第73-75页 |
| ·迭代法 | 第75-76页 |
| ·增量迭代混合法 | 第76页 |
| ·程序简介 | 第76-78页 |
| ·算例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4章 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效应研究 | 第81-92页 |
| ·非线性影响和基本假定 | 第81-82页 |
| ·悬索桥的非线性效应 | 第81页 |
| ·基本假定 | 第81-82页 |
| ·缆索的垂度效应 | 第82-87页 |
| ·等效析架单元 | 第82-84页 |
| ·悬链线单元刚度矩阵推导 | 第84-87页 |
| ·初始内力影响 | 第87-88页 |
| ·加劲梁拱度影响 | 第88-90页 |
| ·主缆垂跨比对加劲梁轴压力的影响 | 第90-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5章 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 第92-108页 |
| ·斜拉桥恒载索力的确定方法简介 | 第92-9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目标 | 第93-94页 |
| ·吊索力初值的确定 | 第94-97页 |
| ·均布质量法 | 第94-95页 |
|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 第95-97页 |
|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 | 第97-98页 |
| ·算例 | 第98-107页 |
| ·某对称布置自锚式悬索桥 | 第98-99页 |
| ·猎德大桥成桥状态计算 | 第99-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 ·全文总结 | 第108-109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9-110页 |
| 附录 A | 第110-124页 |
| 附录 B | 第124-1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6-14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4页 |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