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运动场地与设备论文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6-46页
 第一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研究背景第16-20页
  一、研究背景第16-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概念第20-24页
  一、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法规对综合性运动会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二、综合、综合性运动会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三、比赛、赛事的概念第22页
  四、运动会与体育赛事的关系第22-23页
  五、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及其范围第23页
  六、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概念及其界定第23-24页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现状述评第24-42页
  一、国内关于场馆设施供给研究现状的述评第24-32页
  二、国外关于场馆设施供给的研究现状述评第32-42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价值第42-46页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2-43页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第43-45页
  三、研究价值与创新第45-46页
第二章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理论基础第46-61页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第46-50页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第46-47页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第47-48页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第48-49页
  四、公共产品的供给第49页
  五、公共产品理论对场馆设施供给的启示第49-50页
 第二节 民营化理念第50-52页
  一、民营化的概念第50-51页
  二、民营化理念的核心——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的分离第51页
  三、民营化的制度安排第51-52页
  四、民营化理念对场馆设施供给的启示第52页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52-58页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第52-53页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第53-55页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各国政府改革中的实践及其主要特征第55-57页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场馆供给的启示第57-58页
 第四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理论供给主体与模式第58-61页
  一、场馆设施的理论供给主体第58-59页
  二、场馆设施的理论供给模式第59-60页
  三、场馆设施的提供与生产第60-61页
第三章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历史变迁第61-86页
 第一节 解放前场馆设施的供给现状与特点第61-66页
  一、解放前场馆设施的现状第61-63页
  二、解放前促进场馆设施供给的主要因素第63-65页
  三、解放前场馆设施供给的主要特点第65-66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场馆设施供给的历史变迁第66-80页
  一、改革开放前场馆设施的供给第67-71页
  二、改革开放初期场馆设施的供给第71-76页
  三、市场经济时期场馆设施的供给第76-80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供给变迁第80-86页
  一、改革开放后历届全运会场馆设施供给的基本情况第80-81页
  二、历届城运会场馆设施供给的基本情况第81-83页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历届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特点第83-85页
  四、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发展趋势第85-86页
第四章 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现状研究第86-94页
 第一节 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供给现状第86-89页
  一、场馆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并存,以学校为主第86页
  二、场馆设施供给方式以政府间接供给为主第86-87页
  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场馆设施供给第87页
  四、场馆设施供给所需资金来源渠道趋于多元化第87-88页
  五、场馆设施提供与生产过程合一第88页
  六、场馆设施生产过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第88-89页
  七、场馆设施供给数量递增,平均投入快速攀升第89页
 第二节 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第89-94页
  一、场馆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第89-92页
  二、现行场馆设施供给模式存在的弊端第92-94页
第五章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不足的经济学解释第94-111页
 第一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第94-96页
  一、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市场失灵的表现第94页
  二、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市场失灵的原因第94-96页
 第二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政府失败的表现及其原因第96-99页
  一、政府投入不足第96页
  二、场馆设施建设决策失误第96-97页
  三、场馆设施供给成本高昂第97-98页
  四、场馆设施生产效率低下第98-99页
 第三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外部性第99-104页
  一、外部性的概念及其分类第99页
  二、场馆设施的外部性及其表现第99-103页
  三、场馆设施外部性导致场馆设施供给市场失灵第103-104页
 第四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外部性的矫正第104-106页
  一、场馆设施外部性矫正的理论途径第104-105页
  二、美国场馆设施供给中外部性的矫正第105-106页
  三、我国场馆设施建设外部性的矫正途径第106页
 第五节 中体模式—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外部性矫正的理想模式第106-111页
  一、中体模式的具体运作思路第107页
  二、中体模式运作的主要依托产品第107-108页
  三、运用中体模式供给场馆设施的主要受益者第108页
  四、中体模式矫正场馆设施外部性的实际方式第108-109页
  五、中体模式矫正场馆设施外部性的理论分析第109-111页
第六章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民营化供给研究第111-139页
 第一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可行性第111-116页
  一、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概念第111页
  二、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积极意义第111-113页
  三、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必要性第113-115页
  四、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可行性第115-116页
 第二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进展情况第116-120页
  一、国外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基本情况与经验借鉴第116-118页
  二、国内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进展情况第118-120页
 第三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主体与方式第120-124页
  一、场馆设施提供主体与方式选择的依据第120-122页
  二、场馆设施的民营化提供主体与方式第122-123页
  三、场馆设施的生产方式第123-124页
 第四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制度安排第124-127页
  一、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方式(PPP)第124-125页
  二、政府补助第125页
  三、BOT及其衍生方式第125-126页
  四、政府供给第126页
  五、服务外包第126-127页
  六、委托经营管理第127页
  七、承包或租赁经营第127页
 第五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中应注意的问题第127-130页
  一、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公共部门的退出第128页
  二、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应注意保护在职职工的合法权益第128页
  三、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应注意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第128页
  四、场馆设施的民营化供给应注重其社会效益的发挥第128-129页
  五、在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过程中应注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第129页
  六、场馆设施的民营化供给并不等同于私有化第129-130页
 第六节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个案分析——以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为例第130-136页
  一、南通体育会展中心的基本情况第130页
  二、南通体育会展中心的融资方式——经营城市第130-131页
  三、民营企业供给体育会展中心的制度优势第131-132页
  四、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供给者的主要投资回报渠道第132-133页
  五、南通体育会展中心的后期运营第133-134页
  六、政府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供给中的作用第134-135页
  七、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在供给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第135-136页
 第七节 推进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建议第136-139页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场馆设施的民营化供给第136页
  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方式第136-137页
  三、强化政府对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监管第137-138页
  四、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成功经验第138-139页
第七章 政府在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中的作用研究第139-155页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139-140页
  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必然性第139页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为合作互补第139-140页
 第二节 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职能第140-143页
  一、提供公共产品第140-141页
  二、维护市场竞争持续第141-142页
  三、调节经济运行过程第142页
  四、调节收入再分配第142-143页
 第三节 政府主导:政府在综合性大型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中的作用第143-152页
  一、政府在场馆设施供给中作用的历史考察第143-144页
  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创新与政府在场馆设施供给中作用的转变第144页
  三、政府在场馆设施供给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第144-145页
  四、政府在场馆设施供给过程中主导作用的体现第145-152页
 第四节 政府对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监管第152-155页
  一、政府监管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的必要性第152页
  二、政府在场馆设施民营化供给中的主要监管内容第152-155页
第八章 高校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第155-165页
 第一节 高校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现状第155-158页
  一、高校供给场馆设施对于场馆设施供给的积极意义第155-156页
  二、高校场馆设施供给现状第156-158页
 第二节 高校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特殊性第158-160页
  一、功能设计的独特性第158-159页
  二、供给主体的单一性第159页
  三、服务对象与功能的多重性第159-160页
  四、生产过程的公益性第160页
  五、提供与生产的合一性第160页
 第三节 高校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的发展趋势第160-163页
  一、学校与政府部门逐步合作供给第161页
  二、高校场馆设施功能的多元化第161-162页
  三、供给所需资金逐步以高校自筹为主第162页
  四、高校场馆设施运营的逐步专业化第162页
  五、高校逐步成为场馆设施供给的重要主体第162-163页
 第四节 十运会高校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分析第163-165页
  一、高校供给十运会场馆设施的基本情况第163页
  二、高校供给十运会场馆设施的主体与方式第163-164页
  三、高校供给十运会场馆设施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第164-165页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第165-174页
 一、结论第165-167页
 二、建议第167-174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174-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2页
附录第182-187页
致谢第187-18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第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与和谐--蔡元培“五育并举”观研究
下一篇: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