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民事保全程序的特征与功能 | 第10-17页 |
·民事保全程序的概念 | 第10-12页 |
·民事保全程序的特征 | 第12-15页 |
·临时性 | 第12页 |
·紧急性 | 第12-13页 |
·附属性 | 第13-14页 |
·非对审性 | 第14-15页 |
·民事保全程序的功能 | 第15-17页 |
·弥补诉讼救济滞后性的缺陷 | 第15-16页 |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缓解“执行难”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2章 其他国家及地区民事保全程序的考察 | 第17-27页 |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 | 第17-20页 |
·德、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 | 第17-19页 |
·法国 | 第19-20页 |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0-24页 |
·美国 | 第20-22页 |
·英国 | 第22-24页 |
·评价与选择 | 第24-27页 |
·评价 | 第24-25页 |
·选择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民事保全程序的现状与弊端 | 第27-35页 |
·我国民事保全程序的现状 | 第27-31页 |
·《民事诉讼法》中的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 第27-29页 |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的海事请求保全和海事强制令 | 第29-31页 |
·知识产权法中的诉前责令停止侵害行为 | 第31页 |
·我国民事保全程序的弊端 | 第31-35页 |
·认识上存在误区 | 第31-32页 |
·结构上的缺陷 | 第32-33页 |
·程序上的缺陷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民事保全程序的完善 | 第35-40页 |
·观念上的转变 | 第35-36页 |
·结构上的完善 | 第36-37页 |
·将先予执行中先行给付的内容纳入财产保全的范畴 | 第36页 |
·将诉前行为保全纳入先予执行的范畴 | 第36-37页 |
·程序上的完善 | 第37-40页 |
·限制民事保全程序的启动主体 | 第37-38页 |
·明确民事保全程序的管辖法院 | 第38页 |
·完善民事保全程序的救济途径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