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空间理论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基础篇第7-39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之目的第7-9页
   ·研究之方法第9-12页
   ·研究之内容第12-15页
 第2章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之修辞概说第15-29页
   ·建筑空间的语言表述特征第15-21页
   ·建筑空间语言修辞概观第21-25页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特点第25-29页
 第3章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文化特质第29-39页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技术目标:载道第29-32页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方法基础:辩证第32-36页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美学旨趣:气韵第36-39页
句式修辞篇第39-113页
 第4章 寻找秩序的线索(一):轴线第41-61页
   ·轴线的控制力第41-44页
   ·轴线组合第44-52页
   ·轴线变格第52-61页
 第5章 寻找秩序的线索(二):混沌第61-77页
   ·混沌浅说第61-63页
   ·整体与细节——奇异吸引子第63-69页
   ·空间生长的地域特征原理——分形第69-77页
 第6章 寻找秩序的线索(三):时间第77-113页
   ·风月——古代的时空观第77-81页
   ·花影——静观·以点聚景第81-86页
   ·幽径——流观·以线织景第86-107页
   ·禅心——体验·阿育王寺第107-113页
词汇修辞篇第113-167页
 第7章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词汇的表意特征第115-147页
   ·一词多义第115-134页
   ·功能复合第134-147页
 第8章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词汇的表情特征第147-167页
   ·虚词:空间语气的表达第147-159页
   ·词组:空间内涵的丰富第159-167页
辞格篇第167-261页
 第9章 生象——空间形式格第169-223页
   ·因借第169-191页
   随机第171-174页
   取势第174-180页
   借景第180-185页
   揽致第185-188页
   应时第188-191页
   ·呼应第191-211页
   渗透第193-196页
   掩映第196-199页
   映衬第199-202页
   飞白第202-206页
   示现第206-211页
   ·结构第211-223页
   序列第213-216页
   层递第216-217页
   排比第217-219页
   对称第219-220页
   参互第220-223页
 第10章 取意——空间韵致格第223-261页
   ·比兴第223-236页
   比喻第225-228页
   象征第228-230页
   起兴第230-234页
   仿拟第234-236页
   ·意境第236-249页
   通感第238-242页
   题景第242-243页
   用典第243-245页
   婉曲第245-247页
   借代第247-249页
   ·机趣第249-261页
   点眼第251-254页
   吐纳第254-256页
   意动第256-258页
   插叙第258-260页
   复叠第260-261页
后记第261-263页
参考文献第263-267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67页

论文共2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界面滑移及掀起影响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与理论研究
下一篇:扣件联接钢结构的试验及其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