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油的提取及其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1 生物柴油概述 | 第11-20页 |
| ·生物柴油简介 | 第11-12页 |
|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中国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我国生物柴油开发利用的意义 | 第15-16页 |
| ·能源战略意义 | 第15页 |
| ·环境保护 | 第15-16页 |
| ·农业经济发展 | 第16页 |
|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 ·酸催化法 | 第17页 |
| ·碱催化法 | 第17-18页 |
| ·生物酶催化法 | 第18页 |
| ·超临界醇法 | 第18-19页 |
| ·四种酯交换方法的对比 | 第19页 |
| ·我国生物柴油原料分析 | 第19-20页 |
| 2 文冠果研究概述 | 第20-24页 |
| ·文冠果资源简介 | 第20-22页 |
| ·文冠果的社会经济地位 | 第22页 |
| ·文冠果油脂的应用 | 第22-24页 |
| ·药、食兼用油 | 第22-23页 |
| ·润滑油 | 第23页 |
| ·生物柴油 | 第23-24页 |
| 3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第2章 正文 | 第25-62页 |
| 1 引言 | 第25-26页 |
| 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 ·试验原材料 | 第26页 |
| ·试验试剂 | 第26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7-34页 |
| ·文冠果籽油的提取 | 第27-30页 |
| ·文冠果籽的处理及得油率的计算 | 第27-28页 |
| ·溶媒的选择 | 第28页 |
| ·超声波辅助浸提文冠果籽油工艺 | 第28-29页 |
| ·超声波辅助浸提文冠果籽油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 ·文冠果油理化性质的测定与油品成分的分析 | 第30-31页 |
| ·文冠果油常见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30页 |
| ·文冠果种仁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30-31页 |
| ·文冠果油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 ·碱催化法 | 第31-33页 |
| ·游离酶催化合成法 | 第33-34页 |
|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法 | 第34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59页 |
| ·文冠果籽油提取的实验结果 | 第34-41页 |
| ·文冠果油提取的溶剂选择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超声波辅助浸提文冠果籽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8-41页 |
| ·文冠果油理化性质的测定与油品成分的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 ·文冠果冷榨油常规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 ·文冠果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 | 第42-43页 |
| ·文冠果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结果分析 | 第43-59页 |
| ·碱催化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 ·游离酶催化合成法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 ·固定化酶法催化合成法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 5 讨论 | 第59-62页 |
| ·文冠果籽油提取方法的探讨 | 第59页 |
| ·文冠果油理化性质的测定与油品成分的分析意义探讨 | 第59-60页 |
| ·碱催化法合成生物柴油 | 第60页 |
| ·游离酶法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 第60-61页 |
| ·固定化酶法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 第61-62页 |
| 第3章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