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锚杆螺纹螺帽接触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螺纹联接结构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螺纹联接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螺纹联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7页 |
·复合材料的特点与优点 | 第15-16页 |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 第16-17页 |
·锚杆支护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锚杆的国内外发展 | 第17-18页 |
·玻璃钢锚杆的发展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所做的工作 | 第19-21页 |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19-20页 |
·本课题所做的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弹塑性接触问题基本理论 | 第21-39页 |
·接触问题有限元解的基本概念 | 第21-25页 |
·表面非线性 | 第21页 |
·接触面的连接条件 | 第21-23页 |
·接触判定条件 | 第23-24页 |
·加载的不可逆性 | 第24-25页 |
·二维接触问题有限元法 | 第25-32页 |
·一般有限元解 | 第25-28页 |
·间隙单元法 | 第28-32页 |
·二维弹塑性接触问题有限单元法 | 第32-37页 |
·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32-35页 |
·二维弹塑性接触问题间隙单元法 | 第35-37页 |
·运用ANSYS 软件时的基本步骤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与有限元模拟 | 第39-61页 |
·锚杆组成及其工作环境 | 第39页 |
·锚杆螺纹螺帽结构及其尺寸 | 第39-41页 |
·两种螺帽结构 | 第39-40页 |
·锚杆结构 | 第40页 |
·螺纹牙形状及尺寸 | 第40-41页 |
·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建立模型时的几个假设 | 第41页 |
·约束条件的设定 | 第41页 |
·载荷施加 | 第41-42页 |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42-43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43-44页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锚杆螺纹螺帽联接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4-61页 |
·间隙的影响 | 第44-49页 |
·螺帽长度的确定 | 第49-50页 |
·单螺帽结构接触有限元分析 | 第50-54页 |
·双螺帽结构接触有限元分析 | 第54-59页 |
·单、双螺帽结构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锚杆螺纹螺帽联接拉伸破坏实验 | 第61-65页 |
·实验设计 | 第61-62页 |
·方案设计 | 第61页 |
·实验设备 | 第61-62页 |
·实验步骤设计 | 第62页 |
·实验过程 | 第62-63页 |
·试件的制作 | 第62-63页 |
·锚杆螺帽托板的组合 | 第63页 |
·载荷的施加 | 第63页 |
·数据采集 | 第63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3-65页 |
第五章 锚杆螺帽一体结构分析 | 第65-73页 |
·传统锚杆的不足 | 第65页 |
·操作效率低下 | 第65页 |
·失效率高 | 第65页 |
·锚杆结构的改进 | 第65-67页 |
·改锚杆螺帽联接为螺栓联接 | 第65-66页 |
·锚杆螺帽一体结构设计指标 | 第66-67页 |
·锚杆螺帽一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67-73页 |
·基本假设 | 第6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73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3-75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