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写与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 ·点蚀概述 | 第11-12页 |
| ·点蚀及其影响因素 | 第11页 |
| ·点蚀的萌生与生长(发展)机理 | 第11-12页 |
| ·点蚀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简介 | 第13-20页 |
| ·产生与发展 | 第13页 |
| ·仪器装置 | 第13-14页 |
| ·主要工作模式 | 第14-16页 |
| ·反馈模式(Feedback mode) | 第14-15页 |
| ·产生/收集模式(Generation/Collection mode) | 第15-16页 |
| ·应用领域 | 第16页 |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应用于金属局部腐蚀研究 | 第16-20页 |
| ·发展前景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思路 | 第20-22页 |
| ·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31页 |
| 第二章 实验体系与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电极及溶液体系 | 第31页 |
| ·仪器与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纯铁在0.1M NaCl溶液中点蚀行为研究 | 第33-41页 |
| ·实验参数的确定 | 第33-36页 |
| ·探针性能表征 | 第33-34页 |
| ·探头电位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探头-基底间距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铁基底开路或施加极化时的面扫描、线扫描研究 | 第36-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304不锈钢在0.1M NaCl溶液中点蚀行为研究 | 第41-51页 |
| ·浸泡时间对点蚀电位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基底腐蚀形态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 第42-44页 |
| ·基底腐蚀形态随极化电流的变化 | 第44-45页 |
| ·电位极化对304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 第45-50页 |
| ·与点蚀有关的电流-时间关系 | 第45-48页 |
| ·点蚀的电化学活性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304不锈钢点蚀产物的电化学活性研究 | 第51-60页 |
| ·I~-离子对304不锈钢循环伏安行为的影响 | 第51-53页 |
| ·304不锈钢点蚀产物分布及其电化学活性研究 | 第53-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总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