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蓝牙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2页
   ·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蓝牙技术第14-27页
   ·蓝牙技术综述第14-18页
     ·蓝牙技术的特点第14-15页
     ·蓝牙技术的应用第15-16页
     ·蓝牙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比较第16-18页
   ·蓝牙协议体系结构第18-24页
     ·蓝牙协议体系第18-20页
     ·蓝牙核心协议第20-22页
     ·电缆替代协议第22-23页
     ·电话控制协议第23页
     ·选用协议第23-24页
   ·蓝牙应用模型第24-25页
   ·蓝牙协议栈的实现模型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总体设计方案第27-33页
   ·嵌入式蓝牙网关第27-28页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技术选取第28-30页
     ·蓝牙协议栈第28-29页
     ·嵌入式系统第29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第29-30页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硬件设计方案第30-31页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软件设计方案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硬件平台第33-37页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硬件结构第33页
   ·微处理器模块第33-34页
   ·存储器模块第34-35页
   ·以太网接口模块第35页
   ·调试接口模块第35页
   ·USB 蓝牙接口模块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嵌入式蓝牙网关的软件平台第37-55页
   ·开发环境的搭建第37页
   ·Bootloader 的移植第37-43页
     ·Bootloader 概述第37-38页
     ·U-Boot1.1.4 结构第38-39页
     ·U-Boot1.1.4 的移植第39-43页
   ·Linux 内核分析与移植第43-50页
     ·Linux 内核的功能第43-44页
     ·Linux 内核源代码的结构第44-45页
     ·Linux 内核移植第45-50页
   ·建立 Linux 文件系统第50-54页
     ·文件系统的基本目录结构第50页
     ·常见的文件系统特点第50-51页
     ·JFFS2 文件系统简介第51-52页
     ·建立JFFS2 文件系统第52-54页
   ·ARM Linux 内核启动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嵌入式蓝牙网关软件的设计实现第55-86页
   ·嵌入式蓝牙网关协议体系结构第55页
   ·L2CAP 协议的实现第55-65页
     ·L2CAP 的互操作第57页
     ·L2CAP 的数据处理方式第57页
     ·L2CAP 的数据包第57-58页
     ·L2CAP 的状态流程第58-60页
     ·L2CAP 层主要接口函数设计第60-61页
     ·L2CAP 层的实现过程流程图第61-65页
   ·RFCOMM 协议的实现第65-73页
     ·RFCOMM 在蓝牙设备中的实现形式第65-66页
     ·RFCOMM 的帧分析与流控制第66-67页
     ·RFCOMM 的通信流程第67-68页
     ·RFCOMM 的状态流程第68-69页
     ·RFCOMM 的接口函数设计第69-70页
     ·RFCOMM 的数据处理流程第70-73页
   ·虚拟串口设备第73-75页
     ·虚拟串口驱动程序的结构第73-74页
     ·虚拟串口驱动程序的主要函数设计第74页
     ·虚拟串口设备的管理第74-75页
   ·SDP 协议的实现第75-79页
     ·SDP 的工作模型第75-76页
     ·SDP 协议数据单元第76-77页
     ·SDP 协议状态流程第77-78页
     ·SDP 协议接口函数设计第78-79页
   ·局域网接入模型的实现第79-85页
     ·局域网接入模型中的协议第79-80页
     ·局域网接入模型的通信过程第80-81页
     ·系统流程第81-82页
     ·PPP 协议第82-85页
     ·数据终端对局域网的访问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总结和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实时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软交换的SIP和MGCP协议互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