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2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排放法规的全球趋势 | 第12-14页 |
·柴油机尾气净化方法 | 第14-29页 |
·NOx 机外净化措施 | 第17-22页 |
·颗粒物的机外净化措施 | 第22-25页 |
·NOx/PM 后处理综合控制技术 | 第25-2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2页 |
第二章 La-K-Co-Fe 体系钙钛矿催化剂理化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第32-52页 |
·钙钛矿催化剂的表征手段及制备 | 第33-38页 |
·化学试剂 | 第33页 |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及设备 | 第33-3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38页 |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讨论 | 第38-50页 |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38-39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39-43页 |
·扫描电子显微结果(SEM) | 第43-44页 |
·表面形貌及组成分析(TEM) | 第44-46页 |
·La_(1-x)K_xCo_(1-y)Fe_yO_3 系列催化剂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La_(1-x)K_xCo_(1-y)Fe_yO_3去除碳烟及NOx 的催化性能 | 第52-66页 |
·催化剂在氧化气氛下对碳烟的催化活性 | 第52-57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52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52-57页 |
·催化剂去除柴油机尾气中NOX的催化性能 | 第57-60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8-60页 |
·催化剂同时去除碳烟及NOX 的催化性能 | 第60-64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 | 第60-63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6页 |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柴油机尾气的净化 | 第66-84页 |
·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 第66-71页 |
·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系统 | 第66-68页 |
·NTP 对柴油机尾气的净化评价实验 | 第68-7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81页 |
·NTP 对NOx 的净化 | 第71-72页 |
·NTP 对PM 的净化 | 第72-78页 |
·NTP 对气态THC 的净化 | 第78-79页 |
·NTP 净化处理后柴油机尾气中CO 和CO_2 的浓度变化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五章 NTP/CDPF 四元催化净化系统对柴油机排气的净化 | 第84-108页 |
·NTP/CDPF 台架实验系统 | 第84-89页 |
·NTP/CDPF 四元催化净化系统 | 第84-87页 |
·柴油机台架实验系统 | 第87-88页 |
·燃油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88-89页 |
·NTP/CDPF 四元催化净化系统对柴油机尾气的净化 | 第89-99页 |
·NTP 对柴油机尾气的净化 | 第89-92页 |
·CDPF 对柴油机尾气的净化 | 第92-95页 |
·NTP/CDPF 对柴油机尾气的净化 | 第95-99页 |
·NTP 对颗粒物捕集器再生温度(Treg)的影响 | 第99-105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99-10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108-112页 |
·全文总结 | 第108-110页 |
·后期工作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