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黄土隧道围岩含水量变化对隧道形态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郑西客运专线和张茅隧道简介第19-22页
   ·郑西客运专线简介第19-20页
   ·张茅隧道简介第20-22页
     ·工程概况第20页
     ·地形地貌第20页
     ·地层岩性第20-21页
     ·水文地质特征第21-22页
第3章 隧道工程地下水外水对隧道围岩作用的计算第22-34页
   ·现有隧道规范对地下水的处理措施第22页
   ·隧道衬砌外水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第22-33页
     ·原位测试法第23页
     ·理论计算法第23-25页
     ·经验法第25-27页
     ·地下水渗流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第27-33页
   ·经验法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总结第33-34页
第4章 含水量对黄土强度的影响以及土工试验分析第34-49页
   ·土工基本试验第35页
   ·静三轴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5-47页
     ·天然状态土体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第35-37页
     ·饱和状态土体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第37-38页
     ·饱和状态减8%土样含水量垂直方向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第38-40页
     ·饱和状态减4%含水量土样垂直方向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第40-41页
     ·K_0三轴压缩试验第41-42页
     ·三轴卸载和重复加载压缩试验第42-45页
     ·天然泊松比试验第45页
     ·小结第45-47页
   ·含水量对黄土结构强度参数的影响机理分析第47-49页
第5章 地下水位变化对围岩形态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第49-106页
   ·简述第50-52页
     ·试验情况简述第50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50-51页
     ·参考资料第51页
     ·研究内容第51-52页
   ·计算内容及结果分析第52-99页
     ·研究方法简介第52-53页
     ·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第53页
     ·各研究情况的数值模拟第53-99页
   ·模拟结果汇总第99-103页
   ·主要结果评价、结论与建议第103-106页
第6章 围岩形态监测及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第106-112页
   ·隧道形态监测及试验情况第106-109页
   ·隧道形态监测结果总结第109-111页
     ·变形第109页
     ·内力第109-111页
   ·监测结果与天然状态下隧道施工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111-112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4页
   ·本论文取得的成果第112页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刚构桥最大悬臂状态风载内力及抖振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状态空间法分析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