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政治背景 | 第10-11页 |
·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的现实背景 | 第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12-14页 |
·银行贷款与公司债券比较理论 | 第14-15页 |
·公司债券最新优势理论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对企业的意义 | 第15-16页 |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 第16-17页 |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对金融体系的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发达国家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 第19-24页 |
·美国的公司债券融资 | 第19-21页 |
·美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促进美国公司债券融资的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日本的公司债券融资 | 第21-24页 |
·日本债券市场的基本情形 | 第21-22页 |
·日本公司债券融资的发展 | 第22-24页 |
3.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24-31页 |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萌芽阶段(1986 年以前) | 第24页 |
·初步发展阶段(1987~1992 年) | 第24-25页 |
·清理整顿阶段(1993 年至1995 年) | 第25页 |
·持续发展阶段(1996 年至今) | 第25-26页 |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现状 | 第26-31页 |
·我国公司债券发展规模和结构现状 | 第26-29页 |
·我国公司债券品种少 | 第29页 |
·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流动性较差 | 第29-31页 |
4. 造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1-42页 |
·政策制度缺陷 | 第31-35页 |
·政府管制 | 第31-34页 |
·法律缺陷 | 第34-35页 |
·财务因素 | 第35-38页 |
·银行借款与企业债券的成本比较 | 第35-36页 |
·盈利能力影响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作用 | 第36-38页 |
·人为因素 | 第38-40页 |
·企业大股东攫取控制收益 | 第38-39页 |
·经理人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 第39-40页 |
·投资者的观念出现误差 | 第40页 |
·其他因素 | 第40-42页 |
5.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 第42-58页 |
·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外部环境 | 第42-46页 |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 | 第42-43页 |
·建立配套的信用评级系统 | 第43-44页 |
·建立健全保护投资者的相关制度 | 第44-45页 |
·积极引入及培养机构投资者 | 第45-46页 |
·建立公司债券市场的内在制度 | 第46-54页 |
·构建合理发行市场 | 第46-50页 |
·促进债券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和流通 | 第50-53页 |
·加快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53页 |
·债券品种的创新 | 第53-54页 |
·转变融资观念,优化融资结构 | 第54-58页 |
·提高负债比例,提升企业价值 | 第55页 |
·适度举债,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 第55-56页 |
·发展债券市场,平衡资本市场,降低金融风险 | 第56页 |
·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过渡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