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第13-14页 |
·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标准体系面临新挑战 | 第14页 |
·农业产业化③发展需要农业标准体系作支撑 | 第14-15页 |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农业标准体系作保障 | 第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可能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农业标准体系相关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7页 |
·农业标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标准及其含义 | 第20页 |
·农业标准的概念、特征和分级分析 | 第20-21页 |
·我国农业标准数量及结构分析 | 第21页 |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4页 |
·忽视涉农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形成机制 | 第21-22页 |
·涉农企业忽视标准的制定 | 第22页 |
·农业标准体系不合理 | 第22-24页 |
·政府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力度弱 | 第24页 |
·制约农业标准体系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标准制定修订因素制约 | 第24页 |
·专业人才匮乏 | 第24-25页 |
·经费投入不足 | 第25页 |
·标准技术研发落后 | 第25-26页 |
·本章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国外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 第27-35页 |
·国际标准化组织概况 | 第27-30页 |
·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产食品委员会(ISO/TC34) | 第27-28页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简称CAC) | 第28-29页 |
·国际兽医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简称OIE) | 第29页 |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简称IPPC)) | 第29-30页 |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特点分析 | 第30页 |
·覆盖面广,制定主体多元化 | 第30页 |
·标准的制定修订更加实用化 | 第30页 |
·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 第30页 |
·发达国家农业标准体系分析 | 第30-32页 |
·美国农业标准体系分析 | 第30-31页 |
·欧盟农业标准体系分析 | 第31-32页 |
·日本农业标准体系分析 | 第32页 |
·国外农业标准体系特点分析 | 第32-34页 |
·贸易保护倾向明显 | 第32-33页 |
·注重采用国际标准 | 第33页 |
·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强 | 第33页 |
·农业标准体系覆盖面宽 | 第33-34页 |
·本章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农业标准体系主体机制分析 | 第35-45页 |
·政府主导型农业标准体系机制分析 | 第35-38页 |
·农业标准体系中政府职能分析 | 第35-36页 |
·政府行为方式分析 | 第36页 |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中政府角色定位 | 第36-38页 |
·涉农企业主导型标准机制分析 | 第38-41页 |
·促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是涉农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38-39页 |
·农业标准带给涉农企业的利益分析 | 第39-40页 |
·涉农企业促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途径 | 第40-41页 |
·农户参与农业标准机制分析 | 第41-42页 |
·农户参与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分析 | 第41页 |
·农业标准化可促进农户增收 | 第41-42页 |
·促进农户参与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途径 | 第42页 |
·涉农行业组织主导型标准机制分析 | 第42-44页 |
·涉农行业组织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第42-43页 |
·农业标准体系中涉农行业组织的职能分析 | 第43页 |
·涉农行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的优势分析 | 第43页 |
·涉农行业组织促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途径 | 第43-44页 |
·本章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构想 | 第45-49页 |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45页 |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第45页 |
·坚持服务行业原则 | 第45页 |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 | 第45页 |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思路分析 | 第45-47页 |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 第45-46页 |
·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框架分析 | 第46-47页 |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分析 | 第47-48页 |
·建立严格的农业安全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47-48页 |
·针对市场要求制定标准,强调标准的贸易属性 | 第48页 |
·本章研究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推进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 | 第49-54页 |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 第49页 |
·培养人才队伍,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 第49-51页 |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规划 | 第49页 |
·建立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 第49-50页 |
·重点培养的人才类型 | 第50-51页 |
·加大投入力度,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 第51页 |
·加大对标准制定修订的投入力度 | 第51页 |
·加大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投入 | 第51页 |
·加大农业标准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 第51页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农业标准良好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 第51-52页 |
·促进农业标准的国际化,为农业标准体系适应国际市场做准备 | 第52-53页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 第52页 |
·及时把握国际农业标准走向 | 第52-53页 |
·农业标准国际化应结合我国国情 | 第53页 |
·本章研究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