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和谐社会理论梳理 | 第16-23页 |
·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 第16-17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7-19页 |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19-21页 |
·民主法治 | 第19页 |
·公平正义 | 第19-20页 |
·诚信友爱 | 第20页 |
·充满活力 | 第20页 |
·安定有序 | 第20-21页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21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第23-32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23-24页 |
·政治性 | 第23-24页 |
·时代性 | 第24页 |
·双向性 | 第24页 |
·实践性 | 第24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24-27页 |
·政治素质教育 | 第25页 |
·思想素质教育 | 第25-26页 |
·道德品质教育 | 第26页 |
·心理素质教育 | 第26-27页 |
·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第27-32页 |
·政治导向 | 第27页 |
·思想保证 | 第27-28页 |
·精神力量 | 第28页 |
·协调矛盾 | 第28-29页 |
·激励活力 | 第29-30页 |
·维护稳定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第32-38页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32-34页 |
·教育观念问题 | 第32-33页 |
·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第34-38页 |
·树立和谐教育目标 | 第34-36页 |
·服务和谐社会目标 | 第36页 |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和谐视野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 第38-56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第38-42页 |
·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 第39页 |
·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观 | 第39-40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 | 第40-41页 |
·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观 | 第41页 |
·建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观 | 第41-42页 |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42-45页 |
·加强和谐文化教育 | 第42-44页 |
·强化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 第44-45页 |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45-47页 |
·制度化教育 | 第45页 |
·人文化教育 | 第45-46页 |
·社会化教育 | 第46页 |
·艺术化教育 | 第46-47页 |
·现代化教育 | 第47页 |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 第47-50页 |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 第47-48页 |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全方位工作机制 | 第48-49页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第49页 |
·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机制 | 第49-50页 |
·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地 | 第50-56页 |
·充分认识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50-53页 |
·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和新规律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