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利他合同及对中国的借鉴
摘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德国法的利他合同制度概述 | 第7-14页 |
第一节 利他合同的概念 | 第7-8页 |
第二节 利他合同的分类 | 第8-10页 |
一、不真正利他合同或授权性利他合同 | 第8-9页 |
二、真正利他合同或自权性利他合同 | 第9-10页 |
第三节 利他合同的法律关系 | 第10-14页 |
一、允诺人与受诺人之间的关系 | 第10-12页 |
二、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 第12页 |
三、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利他合同制度在德国的确立 | 第14-21页 |
第一节 从罗马法到《德国民法典》第328条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德国法利他合同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自由意志理论 | 第16-17页 |
二、功利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利他合同制度的社会需求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对德国利他合同制度的评价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立法层面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层面 | 第22-27页 |
一、第三人的拒绝权 | 第22-24页 |
二、缔约人的意图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建立中国的利他合同制度 | 第27-35页 |
第一节 中国现状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利他合同的制度构建 | 第29-35页 |
一、对不同立法模式的评价 | 第29-31页 |
二、我国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1-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