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8页 |
|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植物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植物器官脱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外源IAA和乙烯利对柑橘花(果)柄外植体脱落的影响 | 第17页 |
| ·柑橘外植体脱落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模式 | 第17页 |
| ·离区β-甘露聚糖酶基因及内参基因的克隆 | 第17页 |
| ·柑橘外植体脱落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基因表达模式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25页 |
| ·柑橘花柄和果柄外植体脱落的离体诱导方法 | 第18-19页 |
| ·柑橘花柄和果柄外植体离区取样方法 | 第19页 |
| ·β-甘露聚糖酶测定 | 第19-20页 |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和ubiquitin基因的克隆 | 第20-25页 |
| ·柑橘花(果)柄β-甘露聚糖酶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25-26页 |
| ·试验数据、图片的处理方法及序列分析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 ·乙烯利及IAA对柑橘花(果)柄脱落的影响 | 第27-29页 |
| ·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柑橘花(果)柄外植体脱落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浓度IAA处理对花(果)柄外植体脱落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柑橘花柄(果)柄外植体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变化 | 第29-31页 |
| ·柑橘花柄外植体脱落过程中离区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 | 第29-30页 |
| ·柑橘果柄外植体脱落过程中离区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 | 第30-31页 |
| ·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1-35页 |
| ·柑橘花柄离区总RNA提取 | 第31页 |
| ·柑橘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RT-PCR扩增 | 第31-32页 |
| ·RT-PCR产物酶切和PCR鉴定 | 第32-33页 |
| ·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33-35页 |
| ·柑橘内参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5-37页 |
| ·柑橘花(果)柄脱落过程中离区β-甘露聚糖酶基闪表达 | 第37-40页 |
| ·半定量RT-PCR扩增循环数的筛选 | 第37-38页 |
| ·柑橘花柄外植体脱落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半定量RT-PCR表达 | 第38页 |
| ·柑橘果柄外植体脱落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半定量RT-PCR表达 | 第38-40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0-43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乙烯利和IAA与柑橘花(果)柄外植体脱落的关系 | 第40页 |
| ·β-甘露聚糖酶与脱落的关系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 缩略词表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8页 |
| 发表的文章及资助 | 第58页 |
| 己发表及录用文章 | 第58页 |
| 本研究得到的资助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