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内表生木霉的分布、种群结构及对香蕉枯萎病的生防作用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7页 |
1.香蕉枯萎病的简介 | 第12-13页 |
·香蕉枯萎病的分布 | 第12页 |
·香蕉枯萎病发病症状 | 第12页 |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 | 第12-13页 |
2.木霉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木霉的研究及在香蕉生防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木霉的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木霉与植物的相互作用 | 第17-19页 |
3.草本植物与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 | 第19-23页 |
·内生菌定义及研究意义 | 第20页 |
·内生真菌与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 第20-22页 |
·内生木霉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4.内生真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23页 |
·内生真菌在促进作物生长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内生真菌增强作物的抗病性方面的应用 | 第23页 |
5.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23-25页 |
6.AFLP技术 | 第25-27页 |
·AFLP技术简介 | 第25页 |
·AFLP技术在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AFLP技术在木霉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42页 |
1.实验材料 | 第27-30页 |
·生物材料 | 第27页 |
·实验用试剂及配置 | 第27-28页 |
·常用培养基 | 第28-29页 |
·常用试剂及耗材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实验方法 | 第30-42页 |
·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 | 第30页 |
·香蕉样品来源及内表生木霉的分离 | 第30-32页 |
·木霉的活性检测 | 第32-33页 |
·木霉及枯萎病病原菌镰刀菌的鉴定 | 第33-35页 |
·香蕉木霉的AFLP分析 | 第35-38页 |
·温室防治实验 | 第38-39页 |
·木霉内生化的验证 | 第39-4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2-70页 |
1.选择培养基的筛选与木霉的分离 | 第42页 |
2.木霉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2-50页 |
·形态学鉴 | 第43-44页 |
·分子鉴定 | 第44-50页 |
3.木霉在香蕉根内外不同微生境的分布 | 第50页 |
4.香蕉内表生木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0-55页 |
·香蕉根系木霉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1-53页 |
·内表生棘孢木霉,绿色木霉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3-55页 |
5.木霉在香蕉植物中内生化的验证 | 第55-59页 |
·无菌组培苗的木霉回接再分离试验 | 第55-56页 |
·温室接种实验验证木霉内生化能力 | 第56-58页 |
·木霉在香蕉体内生长的显微观察 | 第58-59页 |
6.木霉抗病原镰刀菌高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59-64页 |
·香蕉枯萎病病原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 第59-60页 |
·对峙法,牛津杯法检测木霉活性 | 第60-63页 |
·木霉对镰刀菌活性的显微观察 | 第63-64页 |
7.香蕉枯萎病的温室防治试验 | 第64-70页 |
·温室防治实验的接种及防治效果分析 | 第64-67页 |
·从回接香蕉中分离木霉及镰刀菌 | 第67-70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0-75页 |
1.香蕉根部木霉真菌的种类 | 第70页 |
2.内表生木霉在香蕉根部的生态分布的差异 | 第70-71页 |
3.香蕉根部内生木霉种群结构的AFLP分析 | 第71-72页 |
4.内生木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应用潜力 | 第72-73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