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方法研究 | 第13页 |
·云南省乔木BVOC_s释放研究 | 第13-14页 |
·影响因子分析 | 第14页 |
·排放通量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BVOC_s的概述 | 第16页 |
·BVOC_s的合成 | 第16-20页 |
·BVOC_s的合成部位 | 第16-17页 |
·BVOC_s的合成途径 | 第17-18页 |
·BVOC_s的作用机理 | 第18-20页 |
·BVOC_s的收集与分析 | 第20-23页 |
·BVOC_s的收集 | 第21-22页 |
·BVOC_s的分析 | 第22-23页 |
·影响BVOC_s释放的因子 | 第23-28页 |
·影响植物释放BVOC_s的内因 | 第23-25页 |
·环境因子 | 第25-28页 |
·国内外对于BVOC_s的研究进展 | 第28页 |
·桉树种植规模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30-4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天气选择 | 第30-31页 |
·BVOC_s的测定 | 第31-37页 |
·环境因素的测定 | 第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昆明市主要绿化植物BVOC_s释放量比较研究 | 第40-42页 |
·昆明市25种绿化树木BVOC_s释放量比较 | 第40页 |
·圆柏、雪松和桉树释放BVOC_s成分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典型乔木主要BVOC_s释放规律研究 | 第42-66页 |
·圆柏、雪松和桉树BVOC_s释放规律对比研究 | 第42-48页 |
·实验时间及天气情况 | 第42-43页 |
·时刻变化 | 第43-45页 |
·日变化 | 第45-46页 |
·月变化 | 第46-47页 |
·相似性分析 | 第47-48页 |
·桉树主要BVOC_s释放规律系统研究 | 第48-63页 |
·实验时间及天气情况 | 第48页 |
·季节变化 | 第48-50页 |
·月变化 | 第50-52页 |
·日变化 | 第52-57页 |
·时刻变化 | 第57-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六章 影响因子 | 第66-80页 |
·影响BVOC_s释放的内因 | 第66-70页 |
·植物种类 | 第66-67页 |
·不同部位 | 第67-68页 |
·叶龄 | 第68-70页 |
·环境因子 | 第70-78页 |
·CO_2和O_2浓度 | 第70页 |
·天气 | 第70-71页 |
·温度和湿度 | 第7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七章 桉树BVOC_s排放通量研究 | 第80-86页 |
·桉树BVOC_s释放速率研究 | 第80-82页 |
·桉树不同时刻BVOC_s释放速率研究 | 第80-81页 |
·桉树不同月份BVOC_s释放速率研究 | 第81-82页 |
·桉树不同季节BVOCs释放速率研究 | 第82页 |
·桉树BVOCs排放通量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研究结论 | 第86-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9页 |
附录A 研究期间天气情况 | 第99-104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