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论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引导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2页
   ·概念界定、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界定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外方面第12-14页
     ·国内方面第14-16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6-22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主要创新处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合作经济的发展历史及启示第22-27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早期合作经济运动的发展第22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第22-25页
     ·农业合作化时期第23页
     ·人民公社时期第23-24页
     ·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时期第24-25页
   ·启示第25-27页
     ·坚持农民自愿是前提第25页
     ·明晰产权是根本第25-26页
     ·完善利益分配是关键第26页
     ·政府的积极作用是保证第26-27页
第三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27-36页
   ·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分类第27-29页
     ·专业协会第27-28页
     ·专业合作社第28页
     ·股份合作社第28-29页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征第29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作用第29-32页
   ·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认识不足,指导思想缺位第32-33页
     ·资本联合与产权问题第33页
     ·内部管理机制与决策问题第33-34页
     ·利益分配和社员监督问题第34页
     ·政府扶持与引导问题第34-36页
第四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借鉴第36-42页
   ·美国农场主合作社第36-38页
     ·美国农场主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第36页
     ·美国农场主合作社的的特点第36-37页
     ·美国农场主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37-38页
   ·日本“农协”第38-39页
     ·日本农协的发展特点和组织原则第38-39页
     ·日本农协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39页
   ·韩国新农村运动中合作经济的发展第39-40页
     ·韩国新农村运动及其合作经济的发展概况第39-40页
     ·韩国合作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40页
   ·台湾“农会”第40-41页
   ·简要评析第41-42页
第五章 明确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思想第42-52页
   ·马克思关于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的思想及现实意义第42-43页
   ·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的指导意义第43-46页
     ·应坚持自愿互助与民主管理的原则第43-44页
     ·贯彻逐步过渡与遵循经济规律的思想第44-45页
     ·贯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思想第45-46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第46-51页
     ·“两个飞跃”思想的由来第46-49页
     ·实现农业发展“第二次飞跃”的必然性第49-50页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第二次飞跃”的关系第50-51页
   ·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高度关注第51-52页
第六章 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原则与对策第52-62页
   ·提出实践原则与对策的依据第52-54页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传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别第52-53页
     ·对股份合作制的认识第53-54页
   ·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坚持的实践原则第54-55页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第55-62页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第55-57页
     ·突出政府作用,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第57-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信业网络接入定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苏南苏北产业转移的协调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