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过电压分层模糊聚类识别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雷电冲击过电压特征提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 ·内部过电压特征提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 ·过电压暂态信号模式识别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2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及特征参量选取 | 第16-41页 |
| ·电力系统过电压产生基本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 ·RLC 电路分析及线路波过程 | 第17-19页 |
| ·雷电过电压 | 第19-20页 |
| ·单相接地短路引起的工频过电压 | 第20-21页 |
| ·投切电容器组过电压 | 第21页 |
| ·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 | 第21-22页 |
| ·投切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 第22-23页 |
| ·弧光接地过电压 | 第23页 |
| ·铁磁谐振过电压 | 第23-24页 |
| ·过电压仿真分析 | 第24-30页 |
| ·雷电过电压仿真波形分析 | 第25-26页 |
| ·单相接地仿真波形分析 | 第26页 |
| ·投电容器组仿真波形分析 | 第26-27页 |
| ·合空载线路过电压仿真波形分析 | 第27页 |
| ·合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 ·弧光接地过电压仿真波形分析 | 第28页 |
| ·铁磁谐振过电压仿真波形分析 | 第28-29页 |
| ·操作过电压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 ·特征参量选取 | 第30-39页 |
| ·时域分析 | 第30-31页 |
| ·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 ·小波变换时频域联合分析 | 第32页 |
| ·小波分析理论 | 第32-36页 |
| ·小波函数的选取 | 第36-39页 |
| ·小波变换特征量分析 | 第39页 |
| ·特征参量列表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3 过电压信号处理及分层模式识别结构 | 第41-55页 |
| ·统一采样频率及数据长度选取 | 第41-42页 |
| ·滤波处理 | 第42-44页 |
|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第42-43页 |
| ·滤波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 ·去噪处理 | 第44-47页 |
| ·过电压信号小波去噪处理 | 第45-46页 |
| ·去噪效果分析 | 第46-47页 |
| ·小波能量特征提取 | 第47-50页 |
| ·建立分层识别结构模型 | 第50-53页 |
| ·模块化层次分类树的建立 | 第50-52页 |
| ·特征量的分层结构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过电压模糊聚类识别分析 | 第55-69页 |
| ·模糊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5-57页 |
| ·模糊理论 | 第55-56页 |
| ·模糊聚类算法的实现 | 第56-57页 |
|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57-61页 |
| ·遗传算法的数学描述 | 第57-58页 |
| ·遗传-模糊聚类分析的实现 | 第58-61页 |
| ·实例分析 | 第61-68页 |
| ·节点1 分析 | 第62-63页 |
| ·节点3 分析 | 第63-64页 |
| ·节点4 分析 | 第64-66页 |
| ·节点5、6、7 分析 | 第66-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