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英文缩写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41页 |
第一章 低温胁迫下细胞信号转导 | 第14-25页 |
1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 第14-15页 |
2 低温信号的感知 | 第15-17页 |
3 Ca~(2+)参与了低温信号转导 | 第17-19页 |
4 低温胁迫应答网络的关键基因CBF转录因子 | 第19-20页 |
5 植物冷驯化过程中基因的调控 | 第20-25页 |
第二章 Ca~(2+)信号及其在冷胁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第25-40页 |
1 Ca~(2+)作为信号的特点 | 第25-26页 |
2 植物细胞中Ca~(2+)参与的调控过程 | 第26-27页 |
3 植物细胞内Ca~(2+)信号的特异性 | 第27-29页 |
4 Ca~(2+)信号系统的组成 | 第29-35页 |
·Ca~(2+)signature产生的基础 | 第30页 |
·Ca~(2+)感受蛋白 | 第30-35页 |
5 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标定方法 | 第35-40页 |
·水母发光蛋白简介 | 第36-37页 |
·水母发光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离 | 第37-38页 |
·水母发光蛋白的应用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0-4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41-99页 |
第四章 冷胁迫反应相关突变体内[Ca~(2+)]_c变化初步分析 | 第41-57页 |
一、引言 | 第41-42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42-4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2-44页 |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质粒 | 第42页 |
·试剂 | 第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培养基及溶液 | 第42-43页 |
·PCR引物 | 第43-4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4-49页 |
·植物材料的种植 | 第44页 |
·纯合突变体的PCR鉴定 | 第44-45页 |
·基因组DNA小量提取方法 | 第45页 |
·PCR扩增 | 第45-46页 |
·总RNA提取 | 第46页 |
·mRNA的反转录 | 第46-47页 |
·半定量RT-PCR | 第47页 |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47-48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 | 第48页 |
·转基因植物的筛选 | 第48页 |
·水母发光蛋白的重组 | 第48页 |
·Ca~(2+)浓度的测量 | 第48-49页 |
三、结果 | 第49-53页 |
1 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的鉴定 | 第49-50页 |
2 水母发光蛋白检测植物体内[Ca~(2+)]_c变化方法的建立 | 第50-51页 |
3 获得表达水母发光蛋白的冷胁迫反应相关突变体 | 第51-52页 |
4 冷胁迫Ca~(2+)signature的分析 | 第52-53页 |
四、讨论 | 第53-57页 |
第五章 AtCBL9突变体冷胁迫反应中的表型分析 | 第57-72页 |
一、引言 | 第57-58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58-6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植物材料 | 第58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58页 |
·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培养基及溶液 | 第58-59页 |
·PCR引物 | 第5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9-63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59页 |
·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59-60页 |
·大肠杆菌质粒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 | 第60页 |
·从低熔点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片段 | 第60-61页 |
·EGAD-GFP-AtCBL9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61-62页 |
·拟南芥的转化和转基因植物的筛选 | 第62页 |
·AtCBL9亚细胞定位方法 | 第62页 |
·低温胁迫处理 | 第62-63页 |
三、结果 | 第63-69页 |
1 AtCBL9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3页 |
2 零上低温(chilling)对atcbl9-1突变体的影响 | 第63-65页 |
3 atcbl9-1突变体对零下低温(freezing)不敏感 | 第65-67页 |
4 AtCBL9的亚细胞定位 | 第67-69页 |
四、讨论 | 第69-72页 |
第六章 冷胁迫条件下atcbl9-1突变体Ca~(2+)浓度变化特征 | 第72-86页 |
一、引言 | 第72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72-7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2-73页 |
·植物材料 | 第73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73页 |
·试剂 | 第73页 |
·实验仪器 | 第73页 |
·PCR引物 | 第7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3-76页 |
·BIB-AtCBL9重组质粒构建和转基因植物的筛选 | 第73-74页 |
·RT-PCR鉴定转基因拟南芥 | 第74-75页 |
·拟南芥的遗传杂交 | 第75页 |
·水母发光蛋白的重组 | 第75页 |
·Ca~(2+)浓度的测定 | 第75页 |
·抑制剂的处理 | 第75-76页 |
三、结果 | 第76-84页 |
1 AtCBL9 cDNA全长的扩增和质粒BIB-AtCBL9的构建与鉴定 | 第76-77页 |
2 超表达AtCBL9植株的基因表达鉴定 | 第77页 |
3 水母发光蛋白质粒对拟南芥的转化 | 第77-78页 |
4 冷胁迫下植物体内[Ca~(2+)]_c的变化 | 第78-79页 |
5 Ca~(2+)螯合剂对冷胁迫下植物体内[Ca~(2+)]_c变化的影响 | 第79-80页 |
6 Ca~(2+)通道抑制剂对冷胁迫下植物体内[Ca~(2+)]_c变化的影响 | 第80-81页 |
7 IP_3代谢抑制剂对冷胁迫下植物体内[Ca~(2+)]_c变化的影响 | 第81-82页 |
8 抑制剂对胁迫处理拟南芥冷的影响 | 第82-84页 |
四、讨论 | 第84-86页 |
第七章 AtCBL9参与调节了冷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86-98页 |
一、引言 | 第86-87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87-9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7-88页 |
·植物材料 | 第87页 |
·试剂 | 第87页 |
·实验仪器 | 第87页 |
·PCR引物 | 第87-8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8-92页 |
·Northern分析 | 第88-91页 |
·Real-time PCR分析 | 第91-92页 |
三、结果 | 第92-95页 |
1 AtCBL9对CBF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92-93页 |
2 AtCBL9对冷应答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 | 第93-95页 |
四、讨论 | 第95-9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