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管制刑概述 | 第11-33页 |
(一) 中外管制刑的历史沿革 | 第11-23页 |
1. 我国管制刑的历史沿革 | 第11-19页 |
2. 国外限制自由刑的历史沿革 | 第19-23页 |
(二) 管制刑的定义 | 第23-26页 |
(三) 管制刑的特征 | 第26-28页 |
1. 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以监禁方式剥夺其人身自由 | 第26页 |
2. 限制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及其政治自由 | 第26-27页 |
3. 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 | 第27页 |
4. 较之其它刑罚具有明显的轻缓性 | 第27-28页 |
(四) 管制刑的存废之争 | 第28-33页 |
1. 废除论 | 第28-30页 |
2. 存留论 | 第30-33页 |
二、管制刑的理论基础 | 第33-50页 |
(一) 管制刑的功能 | 第33-42页 |
1. 对犯罪人的功能 | 第36-39页 |
2. 对被害人的功能 | 第39页 |
3. 对社会上其他人的功能 | 第39-42页 |
(二) 管制刑的价值 | 第42-47页 |
1. 正义价值 | 第43-44页 |
2. 自由价值 | 第44页 |
3. 秩序价值 | 第44-45页 |
4. 人道价值 | 第45页 |
5. 经济价值 | 第45-47页 |
(三) 管制刑的根据 | 第47-50页 |
1. 管制刑的存在符合我国刑罚目的的要求 | 第47-48页 |
2. 管制刑顺应刑罚发展轻缓化、社会化的趋势 | 第48-49页 |
3. 完善了我国的刑罚体系、弥补短期自由刑和罚金刑的缺陷 | 第49-50页 |
三、管制刑的适用 | 第50-61页 |
(一) 管制刑适用的原则 | 第50-54页 |
1. 刑罚法定原则 | 第52-53页 |
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53-54页 |
3. 刑罚目的性和实效性原则 | 第54页 |
(二) 管制刑的适用条件 | 第54-56页 |
1. 社会危害性 | 第54-55页 |
2. 人身危险性 | 第55-56页 |
(三) 管制刑的裁量 | 第56-58页 |
1. 是否适用管制刑的问题 | 第56-57页 |
2. 管制刑刑期的确定 | 第57-58页 |
3. 决定对犯罪分子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 第58页 |
4. 刑期折抵问题 | 第58页 |
(四) 管制刑的执行 | 第58-61页 |
1. 执行主体 | 第58-59页 |
2. 执行开始 | 第59页 |
3. 执行内容 | 第59-60页 |
4. 执行终结 | 第60-61页 |
四、我国管制刑的缺陷及其完善 | 第61-79页 |
(一) 我国管制刑的缺陷 | 第61-69页 |
1. 立法方面的缺陷 | 第61-66页 |
2. 司法方面的缺陷 | 第66-69页 |
(二) 管制刑的完善 | 第69-79页 |
1. 管制刑的立法完善 | 第69-75页 |
2. 管制刑的司法完善 | 第75-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90页 |
后记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