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1-13页 |
2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历史考察 | 第13-22页 |
·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起源 | 第13-14页 |
·人类社会早期的“约定必须遵守” | 第13-14页 |
·宗教、誓约中的诚实信用 | 第14页 |
·诚实信用原则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 | 第14-17页 |
·罗马古典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14-16页 |
·西方近代对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 | 第16页 |
·西方现代对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 | 第16-17页 |
·中国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脉络 | 第17-22页 |
·中国传统信用观简述 | 第17-19页 |
·中国历史上的诚实信用与合同 | 第19-20页 |
·中国现代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20-22页 |
3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基础 | 第22-28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属性 | 第22-25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正当性 | 第22-23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平等性 | 第23-24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互利性 | 第24-25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要求 | 第25-26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在实践操作中的合理差异性 | 第26页 |
·中国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精神 | 第26-28页 |
·当代中国民法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 | 第26-27页 |
·当代中国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道德精神 | 第27-28页 |
4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在不同道德维度的具体应用 | 第28-36页 |
·合同法立法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29-31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立法的伦理依据 | 第29页 |
·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立法过程的制约 | 第29-30页 |
·合同法立法者的诚实信用能力保证 | 第30-31页 |
·合同法司法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31-34页 |
·合同法对司法活动者本人的道德素质要求 | 第31页 |
·合同法实施中司法主体道德品质的培育 | 第31-33页 |
·合同法实施中司法主体道德品质的法律保证 | 第33-34页 |
·合同法守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34-36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与守法主体的人格提升 | 第34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与守法主体的自由幸福 | 第34-36页 |
5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伦理意义 | 第36-41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为新时期道德建设提供了新视角 | 第36-38页 |
·德治的作用及其相对不足 | 第36-37页 |
·一些道德的法律化是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37-38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法律化的重要体现 | 第38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为社会转型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范例 | 第38-41页 |
·法治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对局限 | 第38-39页 |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根本方略 | 第39页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是德法有机结合的典型良法 | 第39-41页 |
6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一、著作类 | 第42-43页 |
二、论文类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