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9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3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3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35-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第2章 产业结构演进模式及优化判断准则 | 第39-57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界定 | 第39-42页 |
·产业及产业结构 | 第39-40页 |
·产业结构优化 | 第40-42页 |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 | 第42-46页 |
·供给因素 | 第42-44页 |
·需求因素 | 第44-45页 |
·环境因素 | 第45-46页 |
·产业结构演进模式 | 第46-51页 |
·单个产业结构演进模式 | 第47-49页 |
·多部门产业结构演进模式 | 第49-51页 |
·产业结构优化判断准则 | 第51-56页 |
·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准则 | 第51-54页 |
·产业结构高度化判断准则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3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 第57-83页 |
·产业结构现状 | 第57-64页 |
·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现状 | 第58-60页 |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现状 | 第60-62页 |
·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第62-64页 |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64-69页 |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64-66页 |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66-68页 |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产业结构国内比较分析 | 第69-77页 |
·产业结构相似度比较分析 | 第69-71页 |
·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 第71-73页 |
·产业结构对经济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73-77页 |
·产业结构优化状态分析 | 第77-82页 |
·产业结构合理化状态分析 | 第77-81页 |
·产业结构高度化状态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效应及优化 | 第83-108页 |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 第83-89页 |
·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第84-85页 |
·经济增长分析 | 第85-87页 |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87-89页 |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 | 第89-93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89-90页 |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 | 第90-92页 |
·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产业结构效应与优化模型 | 第93-99页 |
·产业结构效应模型 | 第93-95页 |
·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效率模型 | 第95页 |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第95-99页 |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第99-104页 |
·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分析 | 第99-102页 |
·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效率分析 | 第102-104页 |
·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 第104-106页 |
·模型参数的设定 | 第105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5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仿真模型 | 第108-127页 |
·仿真方法的选择 | 第108-109页 |
·系统动力学方法 | 第109-112页 |
·系统动力学方法原理 | 第110页 |
·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 | 第110-112页 |
·产业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12-117页 |
·建模目的 | 第113页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113-114页 |
·产业经济系统整体因果关系图 | 第114-115页 |
·产业经济系统整体关系流图 | 第115-117页 |
·第一产业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17-119页 |
·第一产业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第117-118页 |
·第一产业子系统关系流图 | 第118-119页 |
·第二产业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19-122页 |
·第二产业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第119-120页 |
·第二产业子系统关系流图 | 第120-122页 |
·第三产业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122-124页 |
·第三产业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第122-123页 |
·第三产业子系统关系流图 | 第123-124页 |
·产业结构的辅助系统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6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仿真及调整控制 | 第127-147页 |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127-131页 |
·单位一致性检验 | 第128页 |
·模型结构检验 | 第128-131页 |
·仿真方案的设计 | 第131-136页 |
·系统基本行为的仿真 | 第131-134页 |
·政策调控仿真方案设计 | 第134-136页 |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36-142页 |
·系统仿真结果 | 第136-140页 |
·结果分析 | 第140-142页 |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径模型 | 第142-14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43-144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14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7章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147-161页 |
·产业结构层面优化对策 | 第147-155页 |
·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 第148-150页 |
·走有实质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150-152页 |
·建立与完善现代服务业 | 第152-153页 |
·培育主导产业的接替产业 | 第153-154页 |
·加强环保产业建设 | 第154-155页 |
·产业结构政策层面优化对策 | 第155-160页 |
·从战略角度优化产业布局 | 第155-157页 |
·以经济体制创新推进产业升级 | 第157-158页 |
·以制度规范提高产业管理水平 | 第158-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结论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3页 |
附录 | 第173-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5-186页 |
致谢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