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 ·左手材料的提出 | 第11页 |
| ·左手材料的研究历程 | 第11-13页 |
| ·各向异性左手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左手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15-17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第2章 左手材料的基础理论 | 第18-44页 |
| ·左手材料的定义 | 第18-20页 |
| ·左手材料的电磁特性 | 第20-30页 |
| ·负折射效应 | 第20-22页 |
| ·反常Cherenkov辐射 | 第22-23页 |
| ·完美透镜效应 | 第23-25页 |
| ·表面波模的传播 | 第25-29页 |
| ·反常Doppler效应 | 第29-30页 |
| ·左手材料的实现 | 第30-43页 |
| ·负有效介电常数 | 第31-33页 |
| ·负有效磁导率 | 第33-36页 |
| ·微波段左手材料 | 第36-40页 |
| ·红外波段和光波段左手材料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3章 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 | 第44-62页 |
| ·电磁波在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中的色散方程 | 第44-47页 |
| ·对于TE电磁波 | 第45-46页 |
| ·对于TM电磁波 | 第46-47页 |
| ·单轴各向异性材料的左手特性 | 第47-48页 |
| ·单轴各向异性左手介质表面的反常全反射和负折射 | 第48-53页 |
| ·对于TE电磁波 | 第48-50页 |
| ·对于TM电磁波 | 第50-53页 |
| ·消逝波的传播 | 第53-60页 |
| ·对于TE消逝波 | 第53-56页 |
| ·对于TM消逝波 | 第56-60页 |
| ·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层的偏振分束效应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4章 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薄层的Goos-Hanchen位移 | 第62-81页 |
| ·入射端和出射端均为各向同性右手材料 | 第62-73页 |
| ·第一个界面发生全反射时的GH位移 | 第63-68页 |
| ·第一个界面没发生全反射时的GH位移 | 第68-73页 |
| ·入射端和出射端均为各向同性左手材料 | 第73-80页 |
| ·发生折射的条件 | 第74-76页 |
| ·稳态相位分析 | 第76-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5章 单轴各向异性左手平板波导的导模特性研究 | 第81-96页 |
| ·非表面波模 | 第81-85页 |
| ·非表面波模的特征方程 | 第82-83页 |
| ·非表面波模的快慢波特性 | 第83-84页 |
| ·非表面波偶模的截止频率 | 第84-85页 |
| ·表面波模 | 第85-91页 |
| ·表面波模的特征方程 | 第85-87页 |
| ·表面波模的快慢波特性 | 第87页 |
| ·表面波模特征方程的解 | 第87-91页 |
| ·导模间的正交性 | 第91-95页 |
| ·光轴与界面垂直时 | 第92-93页 |
| ·光轴与界面平行时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3页 |
| 附录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