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2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历史意义第11-12页
  2、现实意义第12-13页
 二、研究综述第13-18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三、民间组织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1-23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文献分析法第21-22页
   2、比较分析法第22页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22页
  (二) 研究框架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民间组织的兴起及其当代意蕴第23-36页
 一、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原因第23-26页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民间组织得以兴起的最深刻的根源第23-24页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第24页
  3、人们需求层次的发展变化是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直接动因第24-25页
  4、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是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重要外部因素第25-26页
 二、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民主意蕴第26-28页
  1、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有容”的民主意识第26页
  2、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形成“有衡”的民主制度第26-27页
  3、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养成“有序”的民主行为第27-28页
 三、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法治意蕴第28-31页
  1、有利于“良法”的制定第28-29页
  2、有利于权力的制约第29-30页
  3、利于培育法治的社会根基第30页
  4、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第30-31页
 四、我国民间组织兴起的伦理意蕴第31-36页
  1、是培育公民良好品德的社会根基,有利于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第31-32页
  2、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弥补市场和政府力量的不足,促进经济伦理的发展第32-33页
  3、参与公共治理,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推动行政伦理的发展第33-34页
  4、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伦理的发展第34页
  5、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生态伦理的发展第34-36页
第三章 民间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的建设性冲突及其调适第36-48页
 一、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第36-38页
  1、冲突的概念及其根源第36-37页
  2、冲突的正功能第37-38页
  3、冲突的调适第38页
 二、政府与民间组织建设性冲突的主要表现第38-42页
  1、政府与民间组织利益代表取向的冲突第38-39页
  2、政府与民间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权上的冲突第39-40页
  3、民间组织自主性发展要求与政府严格管制的冲突第40-41页
  4、民间组织与政府不同组织文化的冲突第41页
  5、民间组织影响公共政策与保持政府自主性的冲突第41-42页
 三、政府与民间组织建设性冲突的作用第42-45页
  1、有利于保持民间组织的自主性第42-43页
  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合法性第43页
  3、有利于提高民间组织与政府双方的效率第43-44页
  4、有利于形成良性社会结构、激发社会活力第44-45页
 四、政府与民间组织建设性冲突的调适第45-48页
  1、确立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信关系第45页
  2、明晰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职能关系第45-46页
  3、理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利益关系第46-47页
  4、健全政府与民间组织的法律关系第47-48页
第四章 建国 60 年来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回顾与反思第48-60页
 一、我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第48-50页
  1、民间组织初步管理阶段(1949-1966)第48页
  2、民间组织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第48-49页
  3、民间组织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第49页
  4、民间组织整顿治理阶段(1989-1998)第49页
  5、民间组织法制规范阶段(1998 年至今)第49-50页
 二、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作用第50-53页
  1、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选择第50-52页
  2、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作用第52-53页
 三、我国现行民间政治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弊端第53-57页
  1、我国现行民间政治管理体制的特点第53-54页
  2、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4-57页
 四、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第57-60页
  1、逐步实现由政府选择模式向社会选择模式转变第57-58页
  2、逐步从重视“入口”管理向重视“过程”监督转变第58页
  3、逐步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第58-59页
  4、逐步从限制分支和非竞争性原则向适度竞争原则转变第59-60页
第五章 国外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考察及启示第60-90页
 一、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及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发展进程第60-66页
  1、古代社会: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以权力为主导的统治关系第60-62页
  2、近代社会: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以效率为主导的管理关系第62-64页
  3、现代社会的新愿景: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形成以伦理为主导的治理关系第64-66页
 二、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民间组织的社会作用及其实践经验第66-75页
  1、当前民间组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社会作用第66-70页
  2、国外民间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分析第70-73页
  3、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实践的启示第73-75页
 三、前苏联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历史教训第75-81页
  1、改革前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组织的发展第75-78页
  2、改革后政府放松甚至放弃了对民间组织的控制第78-81页
 四、新时期俄罗斯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的新探索第81-90页
  1、俄罗斯民间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其社会背景第81-83页
  2、民间组织在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及影响第83-86页
  3、俄罗斯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关系的新探索第86-88页
  4、前苏联及俄罗斯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实践的启示第88-90页
第六章 良性互动:我国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建构的未来趋势第90-116页
 一、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必要性第90-96页
  1、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第90-91页
  2、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第91-93页
  3、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93-95页
  4、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是实现国家权力逐步回归社会的必然要求第95-96页
 二、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现实基础第96-103页
  1、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96-97页
  2、民间组织发展能力的日益提升第97-99页
  3、政府与民间组织长期的合作历史第99-101页
  4、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第101-103页
 三、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基本原则第103-109页
  1、有利于我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原则第103-104页
  2、有利于我国民间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原则第104-106页
  3、有利于转型期我国社会整合的原则第106-107页
  4、有利于公民文化建设的原则第107-109页
 四、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第109-116页
  1、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的策略与战略第109-110页
  2、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第一推动力的作用第110-112页
  3、构建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的基本模式第112-114页
  4、逐步实现由依附性互动关系向自主性互动关系转化第114-116页
结束语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5页
后记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