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新型选择性捕收剂的捕收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我国铜资源的特点 | 第10-11页 |
| ·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特性 | 第11-13页 |
| ·黄铜矿的浮选特性 | 第11页 |
| ·黄铁矿的浮选特性 | 第11-13页 |
| ·黄铜矿的捕收剂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黄药、黑药类捕收剂 | 第13-14页 |
| ·硫氮、硫醇类捕收剂 | 第14-15页 |
| ·硫氨酯(亦简称"硫逐")类捕收剂 | 第15-16页 |
| ·硫脲类捕收剂 | 第16页 |
| ·杂环类捕收剂 | 第16页 |
| ·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分离存在的难点问题 | 第20-21页 |
| ·研究课题的确定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试样、药剂、仪器与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 ·矿物试样 | 第2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 ·试验药剂 | 第23-24页 |
| ·试验仪器和设备 | 第24页 |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浮选试验 | 第24-25页 |
| ·吸附量测定试验 | 第25页 |
| ·动电位测定 | 第25-26页 |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捕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7-45页 |
| ·起泡剂用量试验 | 第27-28页 |
| ·硫脲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8-29页 |
| ·pH值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28页 |
| ·硫脲用量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 ·CSU31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9-31页 |
| ·pH值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CSU31用量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双硫腙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31-33页 |
| ·pH值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双硫腙用量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石灰调pH值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33-38页 |
| ·铜离子的加入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8-43页 |
| ·加入铜离子后CSU31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加入铜离子后双硫腙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药剂与矿物作用的机理研究 | 第45-65页 |
| ·黄铜矿、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 | 第45-48页 |
| ·黄铜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 | 第45-46页 |
| ·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 | 第46-48页 |
| ·药剂对黄铜矿、黄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规律 | 第48-54页 |
| ·药剂对黄铜矿动电位的影响 | 第48-50页 |
| ·药剂对黄铁矿动电位的影响 | 第50-53页 |
| ·药剂用量对矿物动电位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药剂在黄铜矿、黄铁矿表面的吸附行为 | 第54-60页 |
| ·硫脲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 第54-56页 |
| ·CSU31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 第56-57页 |
| ·双硫腙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 第57-58页 |
| ·铜离子的加入对药剂在黄铁矿表面吸附的影响 | 第58-60页 |
| ·药剂与黄铜矿、黄铁矿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4页 |
| ·CSU31及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 ·双硫腙及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