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平面型大环共轭配合物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卟啉类配合物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多吡啶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其它大环共轭配合物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页 |
·基于酶催化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光纤酶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19-20页 |
·光纤酶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20-21页 |
·金属酞菁仿生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催化氧化反应 | 第22-23页 |
·金属酞菁光动力学诊断与治疗的作用 | 第23页 |
·金属酞菁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23页 |
·儿茶酚胺的测试进展 | 第23-27页 |
·荧光法 | 第24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2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4-25页 |
·电化学分析法 | 第25页 |
·毛细管电泳法 | 第25页 |
·化学发光分析法 | 第25-26页 |
·生物传感器法 | 第26-27页 |
·DNA光学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荧光分析法 | 第27-28页 |
·化学发光法 | 第28页 |
·比色法 | 第28-29页 |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 | 第29页 |
·生物传感器法 | 第29-30页 |
·其它光学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金属酞菁仿生酶催化儿茶酚胺的性质研究 | 第3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3-34页 |
·金属酞菁仿生酶的制备与表征 | 第34-35页 |
·MPc催化CAs氧化的性质研究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53页 |
·金属酞菁的制备 | 第37页 |
·金属酞菁的表征 | 第37-40页 |
·MPc催化CAs氧化的UV/Vis光谱 | 第40-42页 |
·反应时间对MPc催化CAs氧化的催化活性影响 | 第42-43页 |
·pH值对MPc催化CAs氧化的催化活性影响 | 第43-44页 |
·温度对MPc催化CAs氧化的催化活性影响 | 第44-46页 |
·MPc用量对CAs氧化的催化活性影响 | 第46-47页 |
·CAs的电化学性质 | 第47-49页 |
·MnPc催化AD的动力学研究 | 第49页 |
·MPc催化CAs氧化的催化机理研究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基于MPc催化的光纤AD传感器研究 | 第54-67页 |
·光纤AD传感器的原理 | 第54-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6-57页 |
·光学敏感膜的制备 | 第57页 |
·光纤AD传感器的构建 | 第57-58页 |
·检测实验操作 | 第58-59页 |
·测试样品的准备 | 第59-60页 |
·模拟体液的配制 | 第59-60页 |
·血清的准备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光学氧敏感膜的性能 | 第60-61页 |
·标准曲线的计算方法和测定 | 第61-62页 |
·光纤AD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 第62页 |
·光纤AD传感器的重复性 | 第62-63页 |
·光纤AD传感器的稳定性 | 第63页 |
·温度对光纤AD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干扰物对光纤AD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有机磺酸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键合性质的研究 | 第67-86页 |
·实验部分 | 第67-7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7-68页 |
·配合物的制备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4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71-72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72-75页 |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 | 第75-77页 |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77-79页 |
·稳态荧光猝灭研究 | 第79-80页 |
·配合物对DNA-EB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80-82页 |
·DNA热变性实验 | 第82-83页 |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粘度法研究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5章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86-106页 |
·实验部分 | 第86-9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6-87页 |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第87-89页 |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89-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4页 |
·合成方法 | 第91页 |
·配体及配合物的表征 | 第91-99页 |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 | 第99页 |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99-101页 |
·稳态荧光猝灭研究 | 第101页 |
·配合物对DNA-EB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反向盐滴定实验 | 第102-103页 |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粘度法研究 | 第103-104页 |
·配合物与DNA键合常数的测定 | 第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以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为敏感材料的光纤DNA传感器研究 | 第106-116页 |
·光纤DNA传感器的原理 | 第106-107页 |
·实验部分 | 第107-11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107-108页 |
·光学DNA敏感膜的制备 | 第108-109页 |
·光纤DNA传感器构建 | 第109页 |
·检测实验操作 | 第109-110页 |
·测试样品的准备 | 第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5页 |
·光学DNA敏感膜的性能 | 第110-111页 |
·标准曲线的计算方法和测定 | 第111页 |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 第111-112页 |
·传感器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第112页 |
·温度对光纤DNA传感器影响 | 第112-113页 |
·干扰物对光纤DNA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仿生酶催化儿茶酚胺的研究 | 第116-117页 |
·有机磺酸配合物与DNA键合性质的研究 | 第117-118页 |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1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8页 |
·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