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系统安全与评价 | 第9-17页 |
·系统安全 | 第9-10页 |
·人-机-环境系统 | 第10-11页 |
·安全评价 | 第11-16页 |
·国内外安全评价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页 |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 第11-13页 |
·安全评价程序 | 第13页 |
·安全评价理论 | 第13-15页 |
·安全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评价单元划分与危险源辨识 | 第17-23页 |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17-18页 |
·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 第17页 |
·金属矿山评价单元划分 | 第17-18页 |
·危险源概述 | 第18-19页 |
·危险源特点 | 第19页 |
·危险源分类 | 第19-21页 |
·危险源辨识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评价理论与模型 | 第23-29页 |
·故障类型影响危害分析(FMECA) | 第23-24页 |
·故障类型影响危害分析(FMECA)的主要内容 | 第23页 |
·FMECA 在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24-26页 |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24-25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25-26页 |
·模糊数学评价理论 | 第26页 |
·模糊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26页 |
·模糊评价的关键 | 第26页 |
·模糊的FMECA 的建立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模糊FMECA 在大冶铁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第29-45页 |
·大冶铁矿概述 | 第29页 |
·模糊FMECA 对大冶铁矿各工作面安全评价 | 第29-44页 |
·生产工艺系统 | 第29-39页 |
·平巷(含切割天井)斜坡道掘进工作面 | 第29-32页 |
·中深孔凿岩作业 | 第32-33页 |
·放炮作业 | 第33-34页 |
·铲运机出矿系统 | 第34-35页 |
·电机车运输系统 | 第35-36页 |
·井下破碎系统 | 第36-37页 |
·竖井提升系统 | 第37-38页 |
·对生产工艺系统总评价 | 第38-39页 |
·辅助生产系统 | 第39-44页 |
·井下炸药库 | 第39-40页 |
·井下油库 | 第40页 |
·井下排水系统 | 第40-41页 |
·井下供配电系统 | 第41-42页 |
·井下通风系统 | 第42-43页 |
·辅助生产系统总评价 | 第43-44页 |
·金属矿山总体评价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矿山事故预测及安全预警 | 第45-54页 |
·灰色理论 | 第45-49页 |
·概念及简介 | 第45页 |
·GM(1,1)模型 | 第45页 |
·灰色理论在矿山冒顶片帮事故中的应用 | 第45-49页 |
·矿山竖井提升和通风系统的安全预警 | 第49-53页 |
·系统结构 | 第49页 |
·通风系统安全评价预警界面 | 第49-51页 |
·基本信息输入 | 第49-50页 |
·通风系统查询 | 第50-51页 |
·竖井提升系统安全评价预警界面 | 第51-53页 |
·基本信息输入 | 第51-52页 |
·竖井提升系统查询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