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平原地区中心村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孝感市孝南区为例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政策背景第12-13页
     ·实践背景第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论文的创新第19-2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0-22页
2 相关理论第22-31页
   ·规模经济理论第22-23页
   ·集聚经济理论第23-24页
   ·中心地理论第24-26页
   ·集约用地理论第26-27页
   ·城乡统筹理论第27-29页
   ·村镇体系理论第29-3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0-31页
3 平原地区中心村建设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原则第31-40页
   ·中心村建设的必要性第31-33页
     ·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第31页
     ·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第31页
     ·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第31-32页
     ·强化土地管理的需要第32页
     ·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第32-33页
   ·中心村建设的影响因素第33-35页
     ·自然因素第33-34页
     ·经济因素第34页
     ·社会文化因素第34-35页
   ·中心村建设的原则第35-38页
     ·城乡统筹原则第35-36页
     ·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第36-37页
     ·适度集聚原则第37-38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38页
     ·综合效益原则第3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8-40页
4 平原地区中心村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第40-54页
   ·中心村选择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0-48页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4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0-42页
     ·评价指标解释第42-48页
   ·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第48-49页
     ·标准差标准化第48-49页
     ·极值标准化第49页
   ·评价因素权重确定第49-52页
     ·权重确定的方法第49-50页
     ·权重确定的过程第50-52页
   ·综合评价值计算第52页
   ·中心村选择的聚类分析法第52-5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3-54页
5 平原地区中心村选择的实证研究第54-78页
   ·孝南区概况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第54-61页
     ·孝南区概况第54-55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第55-59页
     ·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分析第59-61页
     ·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第61页
   ·孝南区中心村选择的实证研究:以新铺镇为例第61-75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62-68页
     ·中心村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8-71页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及聚类分析第71-75页
   ·中心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第75-77页
     ·科学进行中心村选择第75页
     ·合理选择中心村建设模式第75-76页
     ·统筹城乡空间与基础设施规划第76页
     ·政府以政策引导,发挥农民主导作用第76-77页
     ·构建有利于空间整合和中心村建设的土地政策第7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7-78页
6 结论与讨论第78-79页
   ·结论第78页
   ·讨论第78-79页
附录第79-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枣阳市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下一篇:武汉市综合公园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