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图表清单 | 第8-10页 |
注释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空间技术与热控系统 | 第12-16页 |
·发展空间技术的意义 | 第12-13页 |
·空间技术的组成及发展 | 第13-15页 |
·热控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航天器进行热控制的必要性 | 第16页 |
·航天器热控系统的主要方案 | 第16-18页 |
·被动热控系统 | 第16-17页 |
·主动热控系统 | 第17-18页 |
·机械泵驱动两相热控系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两相流体回路理论 | 第20-32页 |
·相变换热 | 第20-21页 |
·相态的概念 | 第20页 |
·相变潜热 | 第20-21页 |
·流体回路热控系统 | 第21-26页 |
·单相热控系统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两相热控系统 | 第22页 |
·毛细泵驱动两相热控系统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机械驱动两相热控系统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AMS-02 热控系统 | 第26-30页 |
·工质的选择 | 第30-32页 |
第三章 AMS-02 两相热控系统蒸发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 | 第32-44页 |
·蒸发器模型的选择和基本控制方程 | 第32-35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32-33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4-35页 |
·模型方程组的求解 | 第35-38页 |
·SIMPLE 算法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蒸发器内物理量分布的计算 | 第36-3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8-44页 |
·流动和传热参数的沿轴向分布 | 第38-40页 |
·蒸发器入口温度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蒸发器热负荷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工质质量流量对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章 AMS-02 两相热控系统动态仿真 | 第44-70页 |
·Matlab/Simulink 基本介绍 | 第44页 |
·系统稳定运行的热力过程分析 | 第44-49页 |
·系统内工质的压力损失 | 第45-47页 |
·单位时间内工质的冷凝量和蒸发量 | 第47-48页 |
·系统热平衡分析 | 第48-49页 |
·系统仿真模块的构成 | 第49-61页 |
·蒸发器子模型 | 第49-51页 |
·冷凝器子模型 | 第51-53页 |
·驱动泵子模型 | 第53-55页 |
·换热器子模型 | 第55-59页 |
·储液器子模型 | 第59-61页 |
·计算步骤与程序流程 | 第61-62页 |
·仿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62-70页 |
·热负荷阶跃变化下运行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62-65页 |
·冷凝器侧环境温度周期变化下运行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65-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工作总结及结论 | 第70-71页 |
·后期工作的设想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