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基本理论 | 第17-28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22页 |
| ·学校 | 第17-18页 |
| ·社区 | 第18-19页 |
|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 第19-22页 |
|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 ·互动理论 | 第22-23页 |
| ·交换理论 | 第23-24页 |
| ·结构功能理论 | 第24-25页 |
|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 第25-28页 |
| 第3章 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46页 |
| ·我国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28-31页 |
| ·相关城市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实践 | 第31-41页 |
| ·成都市青羊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 | 第31-34页 |
| ·合肥市蜀山区学校与社区互动概况 | 第34-37页 |
|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校与社区互动概况 | 第37-41页 |
| ·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6页 |
| ·问题的表现 | 第41-43页 |
| ·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 第4章 国外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实践及经验 | 第46-57页 |
|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46-47页 |
| ·美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概况 | 第47-50页 |
| ·英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概况 | 第50-52页 |
| ·日本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概况 | 第52-55页 |
| ·经验借鉴 | 第55-57页 |
| 第5章 构建我国学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关系的政策建议 | 第57-67页 |
| ·前提条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 第57-60页 |
| ·机制保证:优化合理的互动运行机制 | 第60-64页 |
| ·推动力量:双方积极参与互动 | 第64-65页 |
| ·互动利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