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智能轮椅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智能轮椅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智能轮椅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智能轮椅的功能与结构设计 | 第13-24页 |
·产品需求分析 | 第13-15页 |
·残障人心理需求分析 | 第14页 |
·残障人生理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国内外现有轮椅产品的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智能轮椅的功能设计 | 第17-18页 |
·智能轮椅的结构设计 | 第18-23页 |
·智能轮椅的结构方案及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站立机构的运动分析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智能轮椅尺寸设计 | 第24-35页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第24-26页 |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 第24页 |
·智能轮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4-26页 |
·人体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 第26-28页 |
·人体测量学定义 | 第26页 |
·人体测量学分类 | 第26页 |
·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 | 第26-28页 |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 第28页 |
·智能轮椅的尺寸设计 | 第28-34页 |
·与轮椅设计相关的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智能轮椅设计中相关人体测量数据 | 第30-32页 |
·智能轮椅静态参数选取原则 | 第32-33页 |
·智能轮椅尺寸确定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智能轮椅虚拟样机模型建立及运动学仿真 | 第35-54页 |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第35-39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内涵 | 第35页 |
·虚拟样机技术与传统的CAX(CAD/CAE/CAM)技术的比较 | 第35-37页 |
·虚拟样机相关技术 | 第37-38页 |
·虚拟样机的生成流程 | 第38-39页 |
·智能轮椅虚拟样机CAD建模 | 第39-44页 |
·CAD建模软件的选用 | 第39页 |
·UG环境下智能轮椅实体模型建立 | 第39-44页 |
·智能轮椅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第44-53页 |
·UG Motion Simulation模块简介 | 第44-46页 |
·智能轮椅站立及仰卧机构的运动仿真分析 | 第46-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智能轮椅设计校核 | 第54-66页 |
·关键零部件选用与分析 | 第54-56页 |
·驱动电机的选型 | 第54-55页 |
·电池的选用 | 第55-56页 |
·电动推杆和气动弹簧的选用 | 第56页 |
·智能轮椅运动参数校核 | 第56-64页 |
·爬坡度计算 | 第58-59页 |
·加速时间计算 | 第59-60页 |
·最小转弯半径 | 第60-61页 |
·越障高度计算 | 第61-63页 |
·校核结果比较 | 第63-64页 |
·侧翻报警角度计算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论文工作结论 | 第66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8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4-75页 |
9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