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导论 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15-33页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第15-20页
  一、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主旨第15-18页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规定与实现途径第18-20页
 第二节 研究的视角第20-27页
  一、研究现状述评第20-24页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第24-27页
 第三节 结构与主线第27-33页
  一、上下篇分期依据第27-28页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第28-33页
上篇第33-98页
 第一章 毛泽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第33-52页
  第一节 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凸现人的解放课题第33-35页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第35-37页
  第三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启蒙与传播第37-52页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接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背景第37-39页
   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思想第39-52页
 第二章 毛泽东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艰辛探索第52-98页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第52-67页
   一、人的基本特性与人的本质第53-57页
   二、人的价值第57-64页
   三、人的自由与发展第64-67页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人本进程第67-75页
   一、“兵民”是中国革命的决定性因素第68-70页
   二、中国革命的人本宗旨第70-75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中塑造“新人”的思想第75-83页
   一、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定位第75-81页
   二、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途径第81-83页
  第四节 毛泽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第83-98页
   一、系统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第83-87页
   二、创造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的政治前提第87-88页
   三、探索中的失误第88-98页
下篇第98-201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演进方位第98-127页
  第一节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的审视第99-106页
   一、中国特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演进方位的分析依据第99-104页
   二、中国特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演进的历史方位第104-106页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演进的国际背景第106-119页
   一、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命运第107-111页
   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碰撞第111-115页
   三、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崛起第115-119页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演进的国内背景第119-127页
   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第119-125页
   二、现代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呼唤第125-127页
 第四章 邓小平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开拓与创新第127-157页
  第一节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第127-135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多维回答第127-130页
   二、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第130-132页
   三、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第132-135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民性第135-142页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135-138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的思想第138-139页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第139-142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指导下的人本实践第142-154页
   一、物质文明建设与中国人民的经济解放第142-145页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四有”新人的塑造第145-154页
  第四节 邓小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第154-157页
   一、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的人本意蕴第154-155页
   二、创造了中国人民发展的决定性前提第155页
   三、提升了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第155-157页
 第五章 江泽民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推进第157-178页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第157-164页
   一、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提出的直接背景第157-162页
   二、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提出第162-164页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思想第164-172页
   一、“两个历史过程”的辩证统一思想第165-168页
   二、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思想第168-172页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第172-175页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统一性第172-173页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第173-175页
  第四节 江泽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第175-178页
   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蕴含的基本思想第175-177页
   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第177-178页
 第六章 胡锦涛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拓展与升华第178-201页
  第一节 时代语境下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第178-188页
   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以民为本第178-181页
   二、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人本主义第181-184页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第184-188页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价值诉求第188-197页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指向第188-191页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坐标原点第191-193页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运转中轴第193-195页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评判功能第195-197页
  第三节 胡锦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地位第197-201页
   一、拓展与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原则第197-199页
   二、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体、动力和目的第199-201页
终论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百年中国之路—特点与前瞻第201-214页
 第一节 中国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特点第201-209页
  一、指导思想上的一脉相承性第201-203页
  二、治国理念上的与时俱进性第203-205页
  三、目标设计上的时代差异性第205-206页
  四、实践推进上的阶段演进性第206-209页
 第二节 中国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前瞻第209-214页
  一、理论空间第209-211页
  二、实践空间第211-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1页
致谢文第221-22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224-225页

论文共2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
下一篇:理解“历史规律”--一项从因果观演变视角的考察